成人福利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日韩久久久久_欧美全黄视频_欧美网色网址

首頁 > 專欄 > 正文

王家卓:基于韌性城市理念的城市水環境系統構建策略思考

時間: 2022-09-20 09:21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王家卓


包容性(Inclusive)相關利益方廣泛咨詢、參與和協商,從經歷中吸取教訓并轉化創新的能力。

我國韌性城市水環境系統構建策略

基于韌性城市理念的水環境系統,就是要系統安全可靠,夠確保水環境穩定達標,能夠應對外來沖擊和干擾(包括水量沖擊,水質沖擊和其他不確定性的一些影響),收到一些沖擊后能夠快速恢復到之前的穩定狀態。

關于如何按照六大原則建設我國的韌性城市水環境系統,王家卓了提出十條構建策略與思考。

(1)采用分布與集中相集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城市污水處理廠。

四部委關于《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中提出,污水廠應采用分布與集中相結合的方式,加快補齊污水處理設施缺口。

污水廠需要做到以下四點:合理劃定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現狀服務范圍過大的污水處理廠,要考慮縮減分區;合理確定各污水廠的規模,單個污水處理廠規模比例不宜過大;考慮分布式污水處理布局(不是分散式規模分散式)。

王家卓以海口市污水處理廠規劃為例進行介紹,按照規劃,到2035年海口市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能力196萬噸/日,白沙門污水廠占總處理規模的比例降低到29%,遠比現在小。

(2)污水處理廠要合理選址,避開地震斷裂帶、洪澇高風險區、地質災害易發區。

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一號文件中提出,我國要繪制內澇風險圖。文件提出后,全國各省市都在積極推進,如北京市在近期發布內澇風險圖。在目前還未有內澇風險圖可參考的省市,也可根據分析附近地形地勢推斷出該地是否為風險區。在污水處理廠選址時,要綜合考慮各種風險,包括地震和地質災害風險,以及更為常見的城市洪澇災害風險,要避開災害易發區,從選址時就要考慮安全韌性問題。

微信圖片_20220914093105.png


(3)地下污水處理廠要做好防淹防倒灌措施。

以2021年“7.20”鄭州特大暴雨事件為例進行介紹,鄭州特大暴雨造成很多地下空間受淹。有一些是因為小區低洼,有一些是因為缺乏必要的防淹措施。鄭州“7.20”特大暴雨雖然沒有淹沒到污水處理廠,但是考慮到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地下污水處理廠,地下污水處理廠處于地下,受淹風險顯然比地上建設的污水處理廠要高。

對于確需建設地下污水處理廠的,必須考慮出入口,通風口等位置的標高,還要充分考慮建設一些防水擋板等措施,通過截、擋、導、排等綜合措施,確保地下污水處理廠的安全。

微信圖片_20220914093112.png


(4)擠外水提濃度與污水廠新建相結合,降低污水處理廠旱天運行負荷率。

冗余性是韌性城市的關鍵指標,對于污水處理廠來說就是要有備用容量,負荷率要降下來。住房城鄉建設部已經在2017年12月廢止了2004年印發的關于負荷率的要求,轉而明確要求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可適度超前。

在住建部與發改委近期發布的《“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中提出,按照因地制宜、查漏補缺、有序建設、適度超前的原則,科學確定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布局、規模及服務范圍。國家提出不盲目建污水處理廠,并不是禁止新建了,是要綜合分析,充分擠外水的基礎上,確有必要的還要建設。當然,前提還是要把外水擠走,這樣能解決很多現在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高的問題。只有負荷率降下來了,冗余度適當提高了,才能抵抗雨天來水量可能增多的這一沖擊,水環境系統才能體現出“韌性”。

(5)污水處理廠之間互聯互通,以備檢修和不時之需。

污水處理廠之間的互聯互通也體現了協同效應。這樣某一個污水處理廠檢修的時候,其他污水處理廠可能分擔這個污水處理廠的“任務”,從而從協同方面提升水環境系統的“韌性”。

(6)深入推進污水系統提質增效,降低管網液位。

除了降低污水處理廠的負荷率之外,還必須降低管網的液位。目前不少城市污水管網由于外水進水,或者破損坍塌,或者淤堵嚴重等原因,管網長期處于高液位運行。必須查清原因,綜合施策,將管網的液位降下來,恢復到設計時的充滿度,這才是健康的污水管網,才能夠在污水量偶爾增大的時候,經得起這種沖擊而不會導致污水冒溢。

(7)對河湖進行生態修復,增強自凈能力。

目前中規院參與編寫的《河湖生態緩沖帶保護修復技術指南》已由生態環境部正式印發。對河湖進行生態修復,就是要增強水體的自凈能力,萬一有一些污染負荷進入水體,能夠很快得到凈化,這種水環境系統也是具有“韌性”的系統。

新加坡的加冷河宏茂橋璧山公園治理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原理是將三面光的河道改造成生態岸線,增強水體自凈能力,它最核心的內容在于從增強生物多樣性,營造生態空間的角度來開展河道生態修復,同時還能確保雨天的行洪安全。

微信圖片_20220914093119.png


(8)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建設連續完整的生態基礎設施體系。

生態基礎設施對于城市水安全保障系統、城市水環境系統及綠色低碳發展都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2014年考察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等重要場合多次強調建設海綿城市。我國在“十三五”、“十四五”中也陸續推進海綿城市的建設。

采用“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控制雨水源頭徑流。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因地制宜建設綠色屋頂、透水鋪裝、生物滯留設施、人工濕地、濕塘等措施,不僅能夠減輕雨水系統的壓力,還有利于合流制溢流污染削減,也是控制分流制地區雨水徑流污染最為有效的手段。所以建設海綿城市,也有利于提高水環境系統在雨天降低污染,保持水環境治理的“韌性”。

編輯: 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m.fun20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