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前舉行的山西省山老區小流域治理座談會獲悉:經過反復調研、認真篩選,山西決定優先在60個90%以上鄉鎮是老區的縣區,選取100條亟待治理的小流域,用10年時間投資20億元,分期分批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今年將首先在武鄉、左權、興縣等地啟動實施首批10條小流域建設,并以此為試點,在全省逐步推開。
山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老區鄉鎮占全省總數的88%。這些老區大都分布在山區、丘陵區,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脆弱,農業生產條件惡劣。開展以小流域為單元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能快速有效地改善老區生態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據估算,100條革命老區小流域建成后,每年可增加糧食4.7萬噸,果品9.4萬噸,木材蓄積量超過21萬立方米,年產生直接經濟效益近5億元。
據介紹,山西老區小流域治理,將根據不同區域水土流失特點,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坡、溝、梁、峁、川綜合治理,合理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農業耕作措施,最大限度地發揮水土保持效益。在發揮項目生態效益的同時,小流域治理還將更加突出經濟效益,把水土流失治理與項目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有機結合,大力實施淤地壩、坡改梯等民生水保工程,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編輯:趙恒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