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正式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十一五”時期,重工業占工業總產值比重由68.1%上升到70.9%,高耗能、高排放產業增長過快,結構節能目標沒有實現。基于“十一五”時期工業節能減排的成果與不足,《規劃》對“十二五”時期工業重點行業主要節能指標的排放及工業廢水治理和工藝技術改造進行了規劃。
“十二五”工業重點行業主要減排指標
《規劃》中擬定,工業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2015年將比2010年分別降低10%和15%,2015年兩年指標的排放量為319萬噸和24.2萬噸。
造紙行業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2015年將比2010年均降低10%,排放量分別為64.8、1.93萬噸。紡織印染行業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2015年將比2010年分別降低10%和12%,排放量分別為26.9、1.75萬噸。
推行工業技術改造與清潔生產 重點把控重金屬
《規劃》中指出,鋼鐵、水泥、氮肥、造紙、印染將成為重點關注行業,將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快重大、共性技術的示范和推廣,完善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開展工業產品生態設計,達到污染物內部減排、消化的目的。
針對汞、鉻、鉛等重金屬污染物《規劃》中重點強調。“十二五”期間將在在重點行業實施技術改造,示范和推廣一批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原料(產品),對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及排放有毒有害廢物的重點企業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以達到重金屬污染源控制的目的。
對水體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的制漿造紙、印染、食品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等行業將重點把控。加大水污染深度治理和工藝技術改造,制漿造紙企業加快建設堿回收裝置;紡織印染行業推行廢水集中處理和實施綜合治理,大中型造紙企業、有脫墨的廢紙造紙企業和采用堿減量工藝的化纖布印染企業實施廢水三級深度處理;發酵行業推廣高濃度廢液綜合利用技術、廢醪液制備生物有機肥及液態肥技術;制糖行業推廣閉合循環用水技術;氮肥行業推廣稀氨水濃縮回收利用技術、尿素工藝冷凝液深度水解技術,加大生化處理設施建設力度;農藥行業推廣清污分流和高濃度廢水預處理技術。
產業優化升級 打造綠色企業品牌
為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在未來五年內將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重點支持對產業升級帶動作用大的重點項目和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調整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提高加工貿易準入門檻。提升產品節能環保性能,打造綠色低碳品牌;合理引導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培育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打造出一批節能環保綠色企業,帶動行業轉行升級。
編輯:朱麗娜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