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福利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日韩久久久久_欧美全黄视频_欧美网色网址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政策|四川省加快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實施方案

時間:2018-02-09 14:14

來源:四川省環保廳

評論(

日前,中國固廢網獲悉,《四川省加快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實施方案》已經印發。全文如下:

四川省加快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實施方案

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是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發展壯大綠色環保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現實選擇,也是環境治理由過去的政府推動為主轉變為政府推動與市場驅動相結合的客觀需要。為加快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形成統一、公平、透明、規范的市場環境,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環境產品,加快建設美麗四川,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印發<關于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的意見>的通知》和《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決定》、《四川省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四川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案》,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省委十屆八次全會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壯大綠色環保產業為目標,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重點,以培育規范市場為手段,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塑造政府、企業、社會三元共治新格局,為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打下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培育和壯大企業市場主體,提高環境公共服務效率,形成多元化的環境治理體系。

――法規約束,政策激勵。健全法律法規,強化執法監督,規范和凈化市場環境,發揮規劃引導、政策激勵和工程牽引作用,調動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積極性。

――創新驅動,能力提升。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引導和鼓勵技術與模式創新,提高區域化、一體化服務能力,不斷挖掘新的市場潛力。

――示范引領,逐步深化。結合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推進生態保護領域市場化試點,鼓勵國有資本加大生態保護修復投入,探索建立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的機制。

(三)主要目標

市場供給能力增強。環保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基本滿足環境治理需要,生態環保市場空間有效釋放,綠色環保產業不斷增長,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

市場主體逐步壯大。培育和打造一批技術領先、管理精細、綜合服務能力強、品牌影響力大的國際化的環保公司,建設一批聚集度高、優勢特征明顯的環保產業示范基地和科技轉化平臺。

市場環境更加開放。到2020年,環境治理市場全面開放,政策體系更加完善,環境信用體系基本建立,監管更加有效,市場更加規范公平,生態保護市場化穩步推進。

二、推行市場化環境治理模式

(四)創新企業運營模式。在市政公用領域,通過特許經營權、財政補貼等事先公開收益約定的方式大力推行PPP模式。在工業園區和重點行業,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開展燃煤電廠第三方治理。鼓勵混合所有制等多種方式,引導各方面資金投入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責任單位: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環境保護廳、農業廳、林業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各市州人民政府)

(五)推行綜合服務模式。推動實施環保領域供給側改革,推廣基于環境績效的整體解決方案、區域一體化服務模式。推動政府由過去購買單一治理項目服務向購買整體環境質量改善服務方式轉變。鼓勵企業為流域、行政區域、城鎮、園區、大型企業等提供定制化的綜合性整體解決方案。在生態保護領域,探索實施政府購買必要的設施運行、維修養護、監測等服務。發展環境風險與損害評價、綠色認證等新興環保服務業,深入推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責任單位:環境保護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四川保監局等)

(六)實施“互聯網+”綠色生態行動。針對水、大氣、土壤、森林、草原、濕地等各類生態要素,依托互聯網、云計算平臺,開展環境和生態監測、設施運營與監管、風險監控與預警。支持環保智能運營管理平臺系統研發,推動污染治理設施的智能化遠程管控和低成本運營維護。構建跨地域、跨部門的開放式環保數據平臺,開展環境大數據分析。扶持城市智慧環衛軟硬件系統的研發及規模應用,加快垃圾收運系統與再生資源回收系統的結合。(責任單位:環境保護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林業廳、農業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

(七)加快建設市場交易體系。加快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做好用能權交易試點,積極推動開展排污權、水權、林權的交易制度。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基于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產品。(責任單位:環境保護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水利廳、林業廳、省金融工作局等)

三、構建市場化多元投融資體系

(八)鼓勵多元投資。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公共產品和服務,能由市場提供的,都可以吸引各類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推動投資主體多元化。加大森林、草原、濕地、河湖、水土保持等生態工程帶動力度,在以政府投資為主的生態建設項目中,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牧場)、民營林場、專業大戶等經營主體參與投資生態建設項目。(責任單位:財政廳、省發展和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環境保護廳、水利廳、農業廳、林業廳等,各市州人民政府)

(九)拓寬融資渠道。發展綠色信貸,推進銀企合作,積極支持排污權、收費權、集體林權質押貸款等創新類貸款業務。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綠色債券,通過債券市場籌措投資資金。大力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研究設立綠色發展基金,鼓勵社會資本設立各類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產業基金。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天府(四川)聯合股權交易中心掛牌、融資、培育,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責任單位:省金融工作局、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商務廳、四川銀監局、四川證監局等,各市州人民政府)

編輯:劉影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m.fun20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