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8日,博匯特十周年感恩盛典暨效果時代環保產業發展論壇在北京正式開幕。本次論壇以“效果時代環保產業發展”為主題,以主題演講和熱點對話形式圍繞環保行業政策分析、行業發展未來和投資戰略布局等幾個主題展開討論。
本次論壇很榮幸地邀請到了環保部領導;朝陽東湖區黨委領導;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專家學者;宇杉資本、中化資本、國投創業、復星資本、中海油基金等投資機構代表;中石油、中海油、大唐集團、中化環境、中化學環保、中國天辰、中冶京誠、葛洲壩水務、中國城鄉、北排集團、華航環境、航天海鷹、四川發展、博天環境、碧水源、中金環境、嶺南水務、首創愛華、金豐科技、中國水環境、瑞豐環保和世綠環保等多家合作伙伴以及光明日報、中國科技報、經濟日報、E20環境平臺、水工業雜志、亞洲環保等媒體單位代表歡聚一堂,攜手共謀在探索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治水華年
會議開幕,博匯特董事長潘建通致歡迎辭,對一路給予博匯特信任和支持的朋友們、堅定追隨博匯特的小伙伴們表達了感謝,同時對博匯特家庭團的無怨支持以及在座老師們的教導和指引表達了深深的謝意。正因為有了他們,博匯特才能夠成長如此迅速,同時也相信在他們的支持下,博匯特將走得更遠。
潘建通
潘建通談到,環保行業在國內歷經三十多年,已從工程推動的環保產業雛形發展到如今技術推動的效果時代,通過回顧全球環保行業八十年來的發展歷程,指出每個時代的領頭企業最終都發展成了平臺型企業,技術型企業能否發展為平臺型企業呢?他認為,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像博匯特一樣具有核心工藝的企業更容易脫穎而出。博匯特以BioDopp生化工藝為核心,迭代升級創新發展,輔以佳潤潔高端裝備制造和新興高分子材料,加上博泰至淳的生態友好藥劑,挖掘內生價值和存量價值,通過大數據智慧化推動運營,搭建開放的技術梯隊,具備國際化視野,將推動技術型公司的良性發展。
2009年6月12日博匯特成立,到2019年已過去十年。十年時光沒有比“治水華年”四個字可以更凝煉地概括,有太多記憶的瞬間,有太多感動的時刻,2010年義馬時光窮其所有開展煤氣化廢水中試,公司底層深處已鋪設了向死而生的勇氣;2014年由于政策原因,錯失幾起大型工業水項目,讓團隊學會了懂得接受失去,才可無所畏懼;2015年的“缺芯”之痛,風雨凝結團隊,逼迫團隊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這些瞬間讓我們懂得,所有的堅持都是美麗的,正如生長在南美安第斯海拔四千米的普雅花,百年寂寞的成長,兩個月絢爛悄然綻放。所有的等待都是有收獲的,正如老人與海里生動的描述,等待是一種信仰,海水很深,時間太淺。過去十年,公司BioDopp工藝和BioComb裝備已不斷迭代升級到IV代技術,BMR中型一體化生化裝備在應急處理領域,亦得到快速發展,旗下已星羅布局高端裝備、新材料和生態復合藥劑板塊,完成了技術平臺型企業的雛形;未來十年,博匯特將繼續崇尚“開放”、“自由”、“奮進”、“創新”的企業文化,以文化驅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發展,多板塊衍生滲透,擴展跨國服務,力爭成為全球生化領域領航者、環保領域領先的綜合技術服務商。
效果時代發展論壇
薛 濤
本次論壇特別邀請E20環境平臺合伙人、E20聯合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作為嘉賓主持,并有幸邀請到了中國環境環保產業協會燕中凱副秘書長、住建部中國水協排水委甘一萍秘書長、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王凱軍教授、華航環境航天威科郭進總工程師、中信建設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羅元鋒副總裁做精彩分享。
燕中凱
中國環境環保產業協會燕中凱副秘書長從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的角度,以“環保政策及環保產業發展現狀趨勢”為題進行了發言。燕秘書長表示,我國當前環境形勢和環境治理從總體判斷呈現穩中向好的改善趨勢。從中國環境保護協會給出的數據顯示,現階段環保產業發展基本穩定,但略有下行,存在資產負債率仍在上升、盈利水平下滑等問題。綜合判斷,環保產業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剛需,持續看好環保產業發展。
甘一萍
住建部中國水協排水委甘一萍秘書長發表了題為《城鎮排水及污水處理再生利用行業技術發展及應用分析》的主題報告。甘秘書長表示,排水行業發展污水處理要求不斷提高,同時也出現一些提質增效的問題:地表標準不斷提高、進水COD濃度低、進水無機懸浮物固體濃度偏高、進水碳氮比低等問題。另一方面可借助不斷推廣使用再生水,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緩解市政供水和用水的矛盾。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