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佛山市南海區大石水質凈化廠管網系統提質增效項目
推薦單位: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管網提質增效
項目所在地: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
項目概況
佛山市南海區大石水質凈化廠(以下簡稱“大石水質凈化廠”)設計規模為2萬噸/日,配套的污水管網約160公里、污水泵站2座、一體化泵站2座,由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屬下子公司佛山市南海瀚泓污水處理系統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泓公司”)運營維護管理。
按照《佛山市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以及佛山市南海區環境保護委員會2021年“一崗雙責”考核的有關要求,2021年處理規模2萬噸/日及以上的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83mg/L。2021年一季度大石水質凈化廠進水BOD5平均為52.1mg/L,通過瀚泓公司與里水鎮業主共同實施大石水質凈化廠管網系統提質增效項目(以下簡稱“本項目”),采取系統性的溯源、錯混接、外水倒灌等類別的摸查,并科學制定與實施的解決方案,使大石水質凈化廠于2021年四季度進水BOD5提升至76.8mg/L(12月份甚至達到了90mg/L以上),升幅47.4%。同時,進水COD也由一季度的154.7mg/L提升至四季度的180.0mg/L,升幅16.4%,提質增效工作成績斐然。
示范意義
大石水質凈化廠納污范圍主要以自然村、工廠為主以及較少的商品樓、農貿市場、商場等,配套的管網主要是雨污合流制,且覆蓋約有44條大小不一的河涌。本項目通過將大石水質凈化廠配套污水管網約400個排澇設施測量高程,并依托瀚藍排水智慧管理平臺,通過對管網及相鄰的河涌安裝在線水位監測系統,分析河涌與管網的液位關系及河涌液位與排澇設施的高程關系,對外水倒灌管網進行大面積篩查。通過調度河涌降低液位,使用航拍無人機將日常無法觀察的排澇設施盡收眼下,同步降低管網液位,利用全地形視頻檢測機械人(視頻檢測設備)、水下聲納機械人等設備對日常液位長期居高不下的管網進行檢測,將錯混接的問題逐步摸清。實施本項目后,提高了管網的污水收集率,降低了管網液位,減少了雨污合流制的影響,助力水環境治理工作。
項目亮點介紹
(1) 實施效果
l 廠站網一體化運營,提高污水收集率
通過對大石水質凈化廠配套的泵站、管網進行一體化的調度與運營,并按不同的納污片區,實施封堵降水檢測,水樣分析,流速檢測,煙霧檢測等排查手段,再結合河涌液位與管網液位、排澇設施高程的關系,進行數據建模分析對比,將外水倒灌點、管網的錯混接實摸清,并施科學處理措施,實現將外水擠出污水管網,提高管網的輸送能力,同時進一步實現降低管網液位,做到管網液位可控,提高日常的管網運維效益。
l 依托瀚藍排水智慧管理平臺,助力加快改善水環境
基于瀚藍的排水智慧管理平臺,通過調整管網、河涌的在線水位監測布點,實時掌握河涌液位與管網液位關系,為水利部門對河涌液位精準調控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實現河涌外水倒灌的可控性;同時,也為業主單位調整溢流口標高提供決策依據。同時能通過該平臺能掌握管網的實時與歷史數據信息,進行一步分析管網的暢通程度,及時發現管道淤塞、污水溢流問題并進行處理,進一步提升了運維效率。
l 減少污水溢流,提升河涌水質量
通過對各排澇設施進行高程測量,結合管網液位數據,建立了水質凈化廠與管網液位高程關系,實現了管網液位的預警功能,廠網的調度與調控更加科學與精準,有效減少排澇設施的溢流風險,提高河涌水質量,助力黑臭水體治理。
(2) 社會效益
本項目主要使得污水能有效收集,減少外水擠占管網容量,提升了污水濃度,水質凈化廠有效處理生活污水,居民污水處理費用于實處,提升了污水處理費的使用效能。
(3) 生態效益
本項目的實施,對大石水質凈化廠納污范圍的河涌水質得到有效的改善,基本實現了晴天污水不外溢,助力解決當地水環境污染問題,提升了周邊的人居環境。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 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在線水位監控系統、航拍無人機、全地形視頻檢測機械人(視頻檢測設備)、水下聲納機械人。
(2) 工藝/裝備原理
在線水位監控系統:由水位自動監測設備和監測中心平臺軟件組成。監測設備自動采集水位數據,通過4G無線通信網絡定時上報至中心平臺,平臺自動接收和存儲數據,并對液位變化規律進行動態分析。
航拍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行器。以無人駕駛飛機作為空中平臺,以機載遙感設備,用計算機對圖像信息進行處理,并按照一定精度要求制作成圖像。
全地形視頻檢測機械人(視頻檢測設備):全地形視頻檢測機械人主要由爬行器、線纜車、控制終端三部分組成;工作人員在地面操作,通過控制器控制具有攝像、照明功能的爬行器在管道內行走,并將采集到的管道內部的實時影像通過線纜傳輸到監視器,供工作人員檢查、編輯和分析。
水下聲納機械人:水下聲納機械人主要由爬行器、線纜車、控制終端三部分組成,工作人員在地面操作,通過控制器控制具有環形掃碼聲吶、攝像功能的爬行器在管道內行走,并將采集到的管道內部的信息通過線纜傳輸到監視器,供工作人員檢查、編輯和分析同時可以利用攝像功能輔助工作人員了解管道內部作業環境狀況。
(3) 工藝/裝備流程圖
(4) 項目部分案列照片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