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上海市竹園第一污水處理廠
推薦單位:上海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運營
項目所在地: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東鎮東電路160號
項目概況
上海市竹園第一污水處理廠總占地44.39公頃,主要服務范圍為蘇州河周邊流域,普陀、長寧、靜安以及部分黃浦、虹口、楊浦、浦東外高橋等地區的生活污水和合流污水,服務面積約為107km2,是上海市第二大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110萬m3/d,采用AAO+深度處理工藝,出水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 A 標準。
基于BOT模式市場化運營下公司先后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45001認證,取得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企業資質,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等榮譽稱號。公司一直秉承“精益運營、追求卓越”的經營理念,為構建上海人水和諧作出了貢獻。
示范意義
竹園第一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約占上海市中心城區污水處理量的六分之一,項目建設運行以后有效減少黃浦江污染物輸出量,削減排入長江口的污染負荷。項目是我國首個市政污水領域BOT項目,也是上海首個市政污水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與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它的示范意義在于為進一步探索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場化運營管理的改革新路,開辟多元化投資渠道,創出全新機制和管理模式提供了一種創新思路。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公司深耕污水處理二十年,不斷鉆研及優化運營管理模式,通過自我潛力挖掘、創新工藝、創新技術等措施,在做好降本增效的前提下,使污水處理效果遠優于設計標準,全年85%天數出水水質優于地表IV類水標準;緊跟時代腳步,引入數字化手段,通過智能巡檢、Rf-TP智能加藥系統等達到精簡高效、精準調控的效果,逐步推進無人值守智能工廠的建設進程;創建產學研基地,鉆研前沿技術,改進設備特點,創造多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將生產與研發緊密結合,創新驅動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2)社會效益
項目建設和運行后可以處理上海市中心城區污水總量的六分之一,提升區域污水處理率和排放標準,提高居民用水質量,實現市民水清天藍地綠心愿,促進上海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為構建上海人水和諧作出貢獻。
(3)生態效益
作為城市重要基礎設施之一的大型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行對減少黃浦江污染物輸出量,削減排入長江口的污染負荷,改善上海市地表水環境的質量及提高居民的用水質量,產生長遠的生態效益。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污水處理工藝:采用AAO+深度處理工藝;
尾水消毒工藝:采用紫外消毒為主,次氯酸鈉輔助消毒;
污泥處理工藝:重力+機械濃縮、離心脫水至含水率80%外運;
除臭工藝:除臭構筑物進行加蓋(罩)密封、負壓抽吸,采用“生物濾池+預洗滌+離子氧氧化+除臭液活性吸收”除臭工藝
(2)工藝/裝備原理
10m水深AAO活性污泥處理工藝和自動化恒水位反硝化深床濾池。
(3)工藝/裝備特點
國內首個采用十米水深、整體無粘結預應力砼結構大型生物曝氣池的污水處理廠。
(4)應用工業領域
案例可應用于大型市政污水處理項目。
(5)工藝/裝備流程圖
(6)項目部分案列照片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