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江鎘污染事故應急處置期間,北江沿線沒有一個城市水廠停水,沒有一個人飲用受污染的水,沒有發生一起群眾恐慌事件。
搏擊北江
——北江鎘污染事故應急處置紀實
2005年歲末,一場突如其來的環境污染襲擊了北江。
韶關冶煉廠超標排污造成北江鎘污染,應急預案第一時間啟動
12月16日,韶關市環保局向廣東省環保局緊急報告,15日北江高橋斷面監測顯示,鎘濃度超標12倍!
收到事故緊急報告后,廣東省環保局長李清立刻做出第一反應。4小時后,廣東省環保局調查組抵達韶關,聯合當地環保部門尋找污染“元兇”。他們一方面對北江韶關段4條支流特別是馬壩河加密監測,一方面突擊檢查韶關冶煉廠。
19日上午,廣東省省長黃華華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成立北江水域污染事故調查處理小組(以下簡稱“處理小組”),前往現場指揮應急處置工作。
20日,廣東省政府向社會公布,此次北江韶關段鎘污染事故是由韶關冶煉廠設備檢修期間超標排放含鎘廢水所致,是一次由企業違法超標排污導致的嚴重環境污染事故。
事故發生后,受到國家環??偩值认嚓P部門的高度重視。來自全國的眾多專家組成的“智囊團”也趕赴現場。
白石窯削污降鎘工程和南華水廠除鎘應急工程啟動
12月22日下午,在事故處理最關鍵時刻,在充分聽取專家論證意見后,廣東省長黃華華毅然做出決策:立即啟動白石窯削污降鎘工程和南華水廠除鎘應急工程,降低水體中的鎘濃度,減少隨水遷移的鎘流量,實現在飛來峽水庫出水時鎘濃度降至約0.01毫克/升的目標。
決策正式做出14小時后,首輛從深圳運藥來的槽罐車到達現場,投藥開始。
按照工程最初方案估計,每天需投放液態絮凝劑500噸,6天共需3000噸。量大時急,副省長許德立親自與湖南相關方面聯系,解決了施工中的這一難題。
根據專家確定的“白天投固態,夜晚投液態”的投藥原則和投藥濃度,從25日起,40名戰士每天白天保證每分鐘向投藥池投藥20包。29日早上8時,白石窯削污降鎘工程按計劃勝利結束。
就在白石窯削污降鎘工程緊張進行時,南華水廠應急除鎘工程也在馬不停蹄地開展。
23日,專家組進入南華水廠,當天便完成了設備調試。25日下午3時,經系統處理后出水鎘濃度降至0.0022毫克/升,優于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2006年1月1日23時,停止供應飲用水達13日之久的南華水廠,恢復正常供水,為附近近1萬戶居民獻上一份厚重的新年禮物。
24小時加密監測受影響水質,地毯式排查排污企業,確保水質達標
為配合北江污染事故應急處置,廣東省三防總指揮部先后下發5道調度令,占了全年調度令的一半。為一起污染事故處理接連下發5道調度令,這在廣東省水利調度史上還是第一次。
據統計,從去年12月23日8時至2006年1月9日20時,累計向受污染河道補充新鮮水量3.234億立方米,有效地稀釋了江水中的鎘濃度。
經監測,飛來峽水庫出水水質1月20日達到國家衛生部批準的生活飲用水標準。24日,飛來峽水庫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雖然廣東省政府27日宣布終止北江鎘污染事故應急處置狀態,但他們并沒有放松。為掌握污染帶的移動規律,北江共設置了30多個監測斷面。并根據污染帶移動情況,對各斷面實施不同頻率監測,部分斷面每一小時就要監測一次。
在3名站長的帶領下,廣東省環境監測站各科室業務骨干全部上陣。同時,從廣州、深圳、佛山等市環保局抽調精兵強將,投入一線戰斗。據不完全統計,事故處理期間,共投入監測人員350多人,產生數據6000多個。
當監測人員加密監測、施工人員加緊除鎘時,另一條戰線上另一支人馬也在緊張地工作著。
12月21日晚7時30分,在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張力軍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許德立的督戰下,污染元兇——韶關冶煉廠的排污口全部關閉。為避免這個最大污染源再出差池,排查組部署韶關市、曲江區環保局的現場執法人員,安排3班倒24小時值班,輪流巡查,專人坐鎮韶關冶煉廠東、西兩處排污口。
同時,為確保重點污染源廢水的達標排放,廣東省環保局向大寶山礦和韶關鋼鐵廠下發緊急通知,在非常情況下,要減少甚至停止排放含鎘廢水。同時,廣東省環保局、省國資委也分別派人到大寶山礦、韶關鋼鐵廠駐點,監督廢水達標排放。
比起大的污染源,小企業更難管。排查組開始對全市300多家可能排放含鎘廢水的企業實行地毯式排查。排查結束后,韶關市政府關停了43家違法排污企業,并對其實施斷電措施,停止生產供電,從而徹底切斷污染源。
北江韶關段鎘濃度不斷下降,2006年1月1日全面恢復水質。
27日后,下游清遠、肇慶、佛山、廣州等市省環保局也按照緊急通知的要求,加強了對北江沿岸排放含鎘廢水企業的排查。
2006年1月2日,廣東省環保局新年的第一次局務會議在英德市召開,污染源監管被列入全年工作重中之重!
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多方配合協作,應急預案有效實施,確保事故順利處置
在污染時間持續一個多月、污染江面長達數百公里的情況下,北江沿線沒有一個城市水廠停水,沒有一個人飲用受污染的水,沒有發生一起群眾恐慌事件。
在北江污染處理現場,國家環??偩指本珠L張力軍說,這次北江水域污染事故的處理可貴之處在于不是在事件被社會各界知悉的情況下被動進行的,而是環保部門在日常監測工作中發現并主動采取措施的。廣東省委、省政府行動迅速,措施有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游廣州、佛山、清遠等市及時實施應急預案,卓有成效。
廣東省有關部門在總結這次污染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時認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正確領導是污染事故處置取得良好成效的根本保證;依靠科學、果斷決策是污染事故處置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基礎;快捷應對、措施得力是污染事故處置取得良好成效的關鍵所在;齊心協力、群防群控是事故處置取得良好成效的有力保障;信息公開、正確引導是事故處置取得良好成效的有效手段。
(中國環境報 黃慧誠 鐘奇振)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