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近日通報2006年小型水質處理器(包括一般水質處理器、純凈水處理器、礦化水器)、化學水處理劑及輸配水管材等涉及生活飲用水安全產品國家衛生監督抽檢情況。結果顯示,銷售市場的涉及生活飲用水安全產品的衛生問題仍然突出;部分涉及生活飲用水安全產品的生產加工企業自身質量控制有待提高;小型水質處理器標簽標識、說明書違法宣傳療效或保健功能問題嚴重。
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衛生行政部門對生產企業、銷售單位的小型水質處理器進行了監督抽檢,共抽檢小型水質處理器880件,其中,在生產企業抽檢99件,在銷售單位抽檢781件,結果合格產品641件,總體合格率為72.8%。在生產企業抽檢的產品合格率為93.9%;6件不合格產品中,4件產品無有效衛生許可批件,2件產品標簽標識不符合要求。在銷售單位抽檢的產品合格率為70.2%;233件不合格產品中,121件產品無有效衛生許可批件,113件產品標簽標識不符合要求,33件產品說明書違法宣傳療效或保健功能。
江蘇、福建、江西、山東、湖北、廣西6個省、自治區的衛生行政部門分別對生產企業、銷售單位或自來水廠使用的化學水處理劑(混凝劑、軟化劑、除垢劑、礦化水劑)進行了衛生監督抽檢,共抽查化學水處理劑產品117件,結果合格產品108件,合格率為92.3%;9件不合格,均為鉛含量超過標準限量,其中,在生產企業抽檢的4件,在銷售單位抽檢的5件。
浙江、廣東、四川3個省的衛生行政部門分別對生產企業、銷售市場和建筑工地的管材(聚氯乙烯、鋁塑復合管)進行了衛生監督抽檢,共抽查管材產品66件,其中,在生產企業抽檢37件,在銷售市場抽檢20件,在建筑工地抽檢9件。結果合格產品55件,合格率為83.3%;11件不合格,均為鉛含量超過標準限量,其中,4件鋇含量也超過標準限量的,1件鎘含量也超過標準限量。在11件不合格產中,在生產企業抽檢的1件、在銷售市場抽檢的7件、在建筑工地抽檢的3件。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