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滿足當地2800人的飲用和近千畝土地的灌溉用水
4月24日,從廣西抗旱救災一線傳來捷報:河海大學赴廣西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專家組確定的水源井第一號井位順利出水并保持穩定的流量。
大化瑤族自治縣旱情極為嚴重,為不辜負政府和各族群眾的期盼,河海大學專家組受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委派于4月8日抵達后,即攜帶相關儀器設備深入鄉村開展艱苦的“找水”工作,并發揚連續作戰精神,往往于一天之內就輾轉多個村莊,很快就在4個鄉、鎮的11個村確定了12個水源井井位。在當地防汛抗旱辦公室的安排下,鉆井隊于4月19日開始打第一口井,至23日順利出水。該井設計井深40米,目前出水穩定流量達到每小時20立方米,能滿足當地2800人的飲用和近千畝土地的灌溉用水。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