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木霜天紅爛漫 風景這邊獨好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2006-01-01 |
作者 | 李仲欽 | ||
摘要 | ——我國飲水市場態勢的述評 李仲欽 研究員 除了空氣之外,還有什么比水對人體生命和身體健康更重要!水正是人類生命之源,人體健康之本,不言而喻,無容置疑。 九十年代初,以健康飲水為主題,以“純凈水”風生水起為標志的人類第二次飲水革命在我國悄然興起,向著飲用自來水的傳統習慣 ... |
——我國飲水市場態勢的述評
李仲欽 研究員
除了空氣之外,還有什么比水對人體生命和身體健康更重要!水正是人類生命之源,人體健康之本,不言而喻,無容置疑。
九十年代初,以健康飲水為主題,以“純凈水”風生水起為標志的人類第二次飲水革命在我國悄然興起,向著飲用自來水的傳統習慣提出了戰略性挑戰,并開始形成飲用水的新型行業;同時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和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與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而逐步走向了市場化的快車道;不可否認,環境污染日趨嚴重,水質性缺水危機的日漸加深,也極大地加速了飲水事業的發展;此外,更有烽火漫天、席卷神州的“飲水大戰”,也為飲水市場的走勢起著推波助瀾的積極作用,立下赫赫的戰功。
由此,瓶(桶)裝飲用水一馬當先迅速崛起,風起云涌般走俏市場;家用凈水器你追我趕、品牌林立,也爭先恐后地進入千家萬戶;管道直供式的分質供水終于應運而生、登堂入室,并且作為“民心工程”擺上政府重要的議事日程,并列入發展規劃之中??傊?,我國飲用水市場從九十年代初開始先后經歷了萌芽、發育、成長三個階段, 沖破了自來水作為城市飲用水唯一方式的壟斷架構,而且形成了以礦泉水、純凈水為主流,還有天然凈水和各種活性水等多元化和多樣性發展的新格局,從而迎來了飲水行業百花爭艷、萬紫千紅的春天。展望21世紀我國的飲水事業,可以堅信必將更加發展壯大,前景怡人。正是:戰士指看神州,更加郁郁蔥蔥。且看:萬木霜天紅爛漫,風景這邊獨好。
一、飲水大戰曠日持久
正是:風煙滾滾來天半
戰地黃花分外香
曾記否,1997年仲夏,正當“純水熱”風光四起、風靡一時,作為新潮一族后來居上,從而開辟了我國飲水市場可喜新天地之時,上海某新聞媒體卻發表了“常飲純凈水危害一代人健康”的報導,猶如平地一聲驚雷,危言聳聽、駭人聳聞,從此拉開了神州“飲水大戰”的序幕,直到2000年,農夫山泉叫板娃哈哈,別出心裁地宣稱“從此不再生產一瓶純凈水”,“水戰”先后經歷了共五大回合。面對充斥市場許多五花八門、林林總總、門類繁多、品牌各異的瓶裝水,難怪人們有褒貶不一、莫衷一是的眾說紛紜。其實,“水戰”的油然而生,不可避免。作為科學的探討和爭論,見仁見智,實屬正常,而且是大有碑益的好事。雖然,也曾出現無中生有,明目張膽地生事弄非,胡編上海、天津等地兒童醫院近期發現不少與飲用純凈水相關的異常病例;即使故弄玄虛,毫無根據地虛構“常飲純凈水易得富貴病”,或大造有失偏頗的輿論,嘩眾取寵:“多喝礦泉水將誘發結石癥”,或純屬無稽之談:“飲用純凈水有害無益”;那怕竟敢冒天下之大韙,憑空捏造上海市教委明文通知:“中小學生停飲純凈水”;甚至別有用心,不惜代價地組織全國中小學校開展所謂“科學試驗”,不擇手段地誤導青少年,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所有這些非難、中傷和惡意攻擊的言行,也不足為怪。這只不過是在市場經濟初級階段的環境和市場競爭機制尚未規范的條件下所出現來自商業動機的炒作和不正當競爭所為,而且這也只是“水戰”中一陳旋風和一股逆流而已,并非本質和主流。雖然其功力非同凡響,足以掀起軒然大波,然而,假的總究是假的,事實勝于雄辯。歐美等發達國家飲用礦泉水、純凈水幾十年至今的事實,作為最生動和現實的人群試驗,已提供了最有說服力的佐證和科學的依據。是的,健康飲水十分重要,而且大有學問。顯然,通過學術上研討和是是非非的爭辯,既有利于調動人們對水質危機的深刻認識,對飲水與健康這一涉及人類生命科學的重大課題進行認真研究和思考,同時也是一次關于飲水科學知識的最廣泛和深入的宣傳,而且更有助于保護廣大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利益。此外,通過“水戰”還從客觀上起到了兩大積極的作用:一是澄清是非,以正視聽,終還礦泉水“有益無害”和純凈水“安全衛生”的廬山真面目;二是刺激飲用水市場發育壯大,天然凈水、凈化水相繼問世,多種多樣著眼于健康的活性水,也如雨后春筍般地應運而生。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無疑,“水戰”伴隨飲水革命發展和新生事物“純水熱”的出現而來,勢所必然。雖然“水戰”總是隨風云突轉而常常是變幻莫測,但是飲水行業中水品之爭和概念之戰,還有水價大戰和水源品質論戰等等將是層出不窮,而且又總是如影隨形,將永無止境、持續不斷、曠日持久。無論當前和今后的勢態是:征戰急,水戰且有未窮期。
二、瓶(桶)裝水市場蓬勃興旺
正是:滿園春色關不住
神州處處聞啼鳥
我國瓶裝水市場的開發最早是礦泉水,與瓶裝碳酸型飲料近乎同步,而桶裝水市場的發育,是繼瓶裝飲用水后于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并從1998年迅速擴展。此后,瓶(桶)裝飲用水的發展如平步青云,一路看好,已成為我國飲料市場上一個富有旺盛生命力的新興產業。工廠林立生長,凈水屋更是你追我趕的大量涌現。幾年來,生產產量扶搖直上,質量也一路攀升。尤其是集團性和家用式消費目標更為集中,使市場磅礴之勢匹敵于瓶裝水市場。通過飲水論戰,人們傳統的飲水觀開始轉變,尤其礦泉水和純凈水越來越廣泛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接受,如今桶裝水已作為千家萬戶的時尚追求。君不見市鎮的大街小巷車水馬龍,送水車正川流不息地為百姓送上優質的健康飲水,儼如一道亮麗的市容風景線。還有賓館、寫字樓、車站、碼頭也隨處可見飲水機上倒扣著一桶桶干凈透明的桶裝水,為人們直接飲用甘冽清泉提供了極大方便。
目前,主宰國內瓶(桶)裝飲用水市場的產品依然是作為“兩大巨頭”、“兩大主流”的礦泉水和純凈水(含太空水和蒸餾水等),而且勢均力敵、旗鼓相當,從而形成兩雄爭俱、雙足鼎立的格局。競爭司空見慣,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水戰習以為常,此起彼伏,難解難分?!半p水爭雄”,誰執牛耳?強強共處,誰主沉???顯然,情勢撲朔迷離、維妙維肖,目前正處比翼高飛的情勢和并駕齊驅的局面。然而,現有第三勢力天然凈水的橫空出世,火爆加盟,景況更趨熱鬧。瓶(桶)裝水生產廠的企業家們正審時度勢,并將從策略方向和部署上作出相應的調整。
據有關資料報導,2000年中國飲料工業飲料總產量為1491萬噸,比上一年度增長25.7%,連續保持了21年快速增長的勢頭。其中,以瓶(桶)裝飲用純凈水和礦泉水增長勢頭更猛,生產廠約2300多家,總產量高達554萬噸。首次躍居產量為420萬噸碳酸型飲料之上,雄踞榜首。目前全國各類飲用水生產系統的企業近3000家,生產各種飲用水2000多品牌,總產量650萬噸。全國飲用水大哥大的浙江省娃哈哈去年生產含其它飲料在內號稱220萬噸,總產值56億,凈利潤達9億多元。上海目前生產廠約有130家,日生產能力25萬桶。華南地區和廣東情況更加喜人,從90年代中期,瓶(桶)裝水市場平均年增長率高達30%以上。廣東是全國瓶(桶)水生產和銷售的大戶,領先各省,獨占鰲頭。2000年桶裝水生產廠約300家,年產超過200萬噸。面積僅有327.5平方公里的深圳,各類飲用水廠家近100個,其密度之大堪稱全國之最,日銷量約5萬大桶左右。不僅如此,更有高企林立、名牌輩出的特色和優勢。如益力、怡寶、景田等名牌的企業,是我國飲水行業中的排頭兵,也是消費者心目中當可信賴的佼佼者。號稱中國礦泉水行業“龍頭”的益力,連續多年榮獲全行業質量第一的殊榮,達能加盟后如今更上一層樓,力創新輝煌。怡寶高舉純凈水開發大旗,戰風斗浪,勵精圖治,奮發進取,堅定不移地走上了品牌、規模、效益的金光大道,摘取“中國飲料10強企業”桂冠,產品連續10年奪優,處于市場領先地位。還有生產高質量純凈水,列為名優產品“景田”的脫穎而出,以質量為生命,從管理求效益,連續多年所獲種種榮耀,更使景田事業如花似錦。
近年來,桶裝水市場同時出現了一種為舉世矚目的新情況:世界級久負盛名的洋“水商”鐘情中國水市場,紛紛登陸尋求合作伙伴。號稱法國第一、歐洲第三、亞洲第七的達能公司先入為主,早在1998年9月1日與中國飲料十強之一,被譽為“礦泉水王子”的益力飲品有限公司聯姻,總注冊資金為4.12億元人民幣。此后又再與同樣是中國飲料工業十強單位,穩座中國飲水行業第一第二把鐵交椅的娃哈哈和樂百氏,還有上海正廣和公司相繼達成了合資聯營的協議。由此更是如魚得水、如虎添翼。全球另一超級飲料大王,瑞士雀巢公司當然也不甘示弱,后來居上,也樹起了瑞士“雀巢”和“飄蘭”的牌子,并計劃在未來四年繼續投入2.5億美元,增建瓶(桶)裝水廠。正因為如此,在廣東及至全國目前桶裝水市場基本形成了三大勢力格局:達能家族、雀巢家族和地方家族,尤其擁有“達能”標示的水商品更有雄姿競發的趨勢。
是的,管網式分質供水的開發勢在必然,并將不可避免地向桶裝水市場提出嚴峻的挑戰。但是,從目前的“星星之火”到“全國山河一片紅”,并非一朝一夕,輕而易舉的事情。杞人憂天,大可不必。其實,桶裝水生產也是實施分質供水的重要途徑和重大舉措之一,是作為非管網式供水,在方式方法上與管網式不同。無容置疑,桶裝法供水將向作為城市健康飲水的方向和長遠之計的管網式直供水逐步過渡,然而,當前乃至今后相當長的期間,桶裝法不失為分質供水的權宜之計。即使管網式已大行其道、日漸普及,也不可能獨霸分質供水市場的一統天下;即使新建住宅小區、大型樓宇和賓館同步配套分質供水管網,但對更大量已建住宅和樓宇的改造,其任務的艱巨和繁難可想而知?!八贈Q戰”不可,只能“持久戰”。更何況中國幅員960萬Km2和擁有近13億人口,地區差異很大,經濟發展不平衡,人群要求千差萬別,所以管網式的分質供水任何時候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桶裝水。
根據預測,進入21世紀后,世界瓶裝水市場前景繼續看好,將以每年高于飲料4%—7%的速度增長;未來幾年,亞洲瓶裝水市場發展速度的年均遞增可達10-15%。我國從90年代中開始,瓶(桶)裝水年增長率高達25%以上,邁入新世紀,這種勢頭更是有增無減,經久不衰,“十五”期間將達到30%以上。但是,盡管如此,全國消費水平不盡如意,差距較大,普遍存在“三低”的狀況:
一是日常生活飲用水的消費量低。據中山大學《2000年廣州飲用習慣調查》表明,在各類飲料中,最多被訪者每天只飲開水,占88%,而且每天喝水量少于5杯(1L左右),占41.2%。又據有關資料報導,1998年全國人均飲用水消費量只有48元,按12億人口全年耗費僅為576億元;
二是全國人均飲料消費水平低。據統計目前我國人均飲料(包括瓶裝水在內)消費每年不足10L,只及世界水平的1/5;
三是桶裝水入戶率低。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桶裝水產銷密度最大的深圳入戶率最高,只不過35萬戶,占20%;其次是珠三角經濟發達區,以總人口2631萬為計,飲用桶裝水約46萬戶,入戶率為7%;以廣東全省計,總人口8642萬,入戶數約57萬戶,入戶率約為2%;即使現代化大都市上海,人口3689萬,入戶數也只有約30萬戶,僅為3%……以上是對經濟實力雄厚,居民消費性收入名列前矛,而且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發達地區而言,其他城市地區入戶率之低,更可想而知。按全國13.8億人口,共670座城市估算,入戶數約295萬戶,比率約為0.2%。
當然,消費水平的“三低”主要原因是來自傳統習慣、消費理念、保健意識、飲水知識、經濟基礎、生活水準、社會環境、媒體宣傳、市場機制、水源狀況和技術推廣應用力度等種種綜合因素。“三低”無疑是反映了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差距和不足,然而也為飲水市場營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展示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并為業界帶來無限的商機。顯然,從“三低”向“三高”發展將是一個歷史過程,但是,變“三低”為“三高”正是飲水界企業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這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這是一項造福于民的健康工程,這是一項偉大的綠色工程,任重道遠!
總之,瓶(桶)裝飲用水市場猶如萬類霜天競自由,發展前景繼續看好,堅信不疑。然而,目前首當其沖的關鍵問題在質量。雖然近年來產量節節攀升,質量也不斷在提高,但是產品達標率尚有不盡人愿的差距。2000年廣東抽查結果合格率為87.4%,全國質量水平只有80%。今年廣東衛生質量監督抽檢結果比去年有進步,其中純凈水合格率93.2%,礦泉水合格率88.7%,桶裝水合格率89%,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菌落總數超標。由此看來,質量問題仍不容忽視。無論技術方法、工藝流程、配套設施、操作規范、清洗消毒、包裝封蓋、水質檢測、口感改善、環境凈化,以及瓶(桶)體選用等都有進一步改造和完善的大量工作,尤其大量存在作坊式的水屋、水站,技術力量和設備條件較差,更需加強管理和整頓。此外,配套使用的包裝物和飲水機系統質量也是攸關重要,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僅防水質的二次污染。
三、礦泉水市場雄姿煥發
正是:輕舟已過萬重山
春風又渡玉門關
礦泉水作為非碳酸型飲料的生產在我國已有30多年歷史,而且長期來保持著一枝獨秀的壟斷地位,發展很快。至1997年,全國已審定的1700多個符合飲用天然礦泉水質量要求的泉源,開發率已達68%,生產單位和年產量約為1200家和190萬噸;作為礦泉水生產的發祥之地廣東,已探明具有開發價值的泉點254處,取得“采礦許可證”共有162個企業,全省生產單位和總產量分別為120多家和50多萬噸。然而,隨著飲水革命的到來,純凈水所向披靡加盟飲用水家族的行列中,并以強勁之勢發展形成全國性的“純水熱”,從而結束了礦泉水獨霸飲水市場一統天下的歷史局面。加上1997年仲夏在全國悄然掀起的“飲水大戰”中一些大失偏頗的商業宣傳和無中生有的惡意中傷,使礦泉水市場經受了嚴峻的挑戰和不可避免的沖擊。由此,曾幾何時一度被譽為“總統飲料”和“白領佳品”的礦泉水,是幻是真、孰優孰劣,確實也使部分消費者是非難辯、茫然不安,對礦泉水市場銷售當然造成一定的影響。一些企業徘徊不前,甚至步履維艱,出現生產滑坡現象,更有為數不少的小型生產單位無可奈何地關、停、并轉。1998年全國生產廠銳減至800家,產量首次出現負增長;廣東地區也只保留90多個生產廠,比對1997年,約有25%左右關停并轉,還有約15%的廠家其生產處于低負荷的運行中,因此全省年度產量呈現零增長,保持57萬噸左右水平。
但是,正像作者當年在題為“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一文中,就礦泉水市道和行情分析時所指出:
1.疲軟決不等于萎縮,停滯更不意味倒退?!扒熬鞍档闭摬蛔銥閾?,“有害無益”論更是絕對錯誤。
2.工廠的關停并轉并非壞事,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必然規律。對無牌無證的“水耗子”應予取締,作坊式的工場不該容留。如此,礦泉水生產大軍更精煉,隊伍更純潔,全行業素質更高。
3.“水戰”勢在必然,并將持續不斷。“水戰”不無好處,將有助于終還礦泉水的廬山真面目,并由此更深入人心。挑戰,客觀存在不為怪;競爭,自然規律不足怕。
4.調整自我,轉機在即。走勢看好,前景光明。尤其桶裝水更富有創新特色,將有重大突破和迅速發展。
勢態發展果真如此。1999年礦泉水市場峰回路轉,始振雄風,柳暗花明又一春。經過激濁揚波的重整旗鼓,更充分地體現其性能上“有益無害”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由此,雨過天晴、如日初升,終于走出了低谷,踏上健康、穩定和持續發展的道路,并且力創優質、名牌、規模和效益。全國1999年和2000年的礦泉水生產廠分別為830和900家,年產量為200萬噸和230萬噸,比1998年分別增長6%和17%,而且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去年抽測結果顯示,合格率在81%以上。廣東省現有生產廠約100個,近兩年產量約為63萬噸和83萬噸,比1998年分別增長10%和28%,產品合格率大于88%。由此可見,從市場狀況分析,與其主要競爭對手純凈水相比,2000年已從上年度3:7上升為4:6,今年可望超過4:6。據綜合分析,無論從水源戰、水質戰,或水價戰來看,礦泉水將比純凈水略占上風,增速更快,而且從長遠看,礦泉水將呈一個門檻越來越高,價格也會較純凈水更“堅挺”的“龍種”。我國近年礦泉水市場雄姿煥發,大有“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的氣概。目前走勢表明,礦泉水將再次成為飲水市場的新貴和炒作的主題,而且未來前景光明,猶如萬馬奔騰戰猶酣。
四.純凈水市場風采依然
正是:任憑風浪起
我自巋然不動
瓶裝飲用純凈水,是因環境污染日甚、水質危機日重與人們健康意識日增和對生活質量追求日高之間矛盾日深的產物。自問世以來,如同初生之犢不怕虎,發展迅速、勢頭強勁,早在1989年,全國僅有廣東健力寶等寥寥無幾、屈指可數的幾家,1994年、1996年全國已分別建廠100和800多家,年產量從不足8萬噸向60萬噸飛躍。不僅沖破了礦泉水唯我獨尊的格局,而且使我國飲用水市場發生具有重大意義的變革,風光不與四時同,充分顯示了純凈水作為新生事物的強大生命力。1997年更是形成了全國一派“純水熱”的大好景象,生產廠如雨后春筍般劇增超過1200家,增長率高達33%,產量翻番。更有難能可貴的是,即使由此誘發了烽火漫天卷神州的“飲水大戰”,而且“五大回合”中無不以純凈水為首當其沖的攻矢之的。然而,純凈水歷經磨難,卻逆境揚帆,不懼風雨滄桑,始終穩立潮頭。正是:“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不僅作為瓶(桶)裝水市場中后起之秀匹敵于礦泉水,而且從1998年起以領先礦泉水的發展速度后來居上。當年全國純凈水生產廠為1400多家,年產量近200萬噸。2000年生產廠達1600多家,產量約為330萬噸。
廣東作為我國純凈水生產的發祥地,更是首當其沖地為我國純凈水事業的發展作出勞苦功高的重要貢獻。從90年代初起步至1997年已建100多家生產企業,年產銷量50萬噸以上。占全國半壁江山。近年雖有“飲水大戰”的影響,還有隨南下大軍的市場競爭和“價格之戰”的沖擊,但是,“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廣東純凈水生產如同“疾風知勁草”,仍然保持穩定增長的發展勢頭,不但產量增長,而且質量始終保持良好水平。去年全省250多家生產企業,年產超過120萬噸。穩座全省第一把交椅的樂百氏集團公司并向全國進軍,年產純凈水72萬噸。還有怡寶、景田、飄雪、永隆、天浪作為全省名優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
總之,正是經久不息的“純水熱”,極大地喚起了人們崇尚純凈、追逐潮流,對飲用純凈水的熱情。同時,還有“飲水大戰”,更進一步調動了全社會對飲用純凈水的深切關注,不但無損純凈水高貴品質,反而提高消費者對飲用純凈水“安全、衛生、無害”的認識和信心。由此,純凈水雖是逆水行舟,但一路高歌猛進;雖是后來者居上,但已奪取了比礦泉水份額更大的寬廣領域。盡管目前礦泉水不甘示弱,重振雄風,春風吹又生;即使如今半路又殺出一個程咬金,天然凈水應景加盟,參與競爭,但是無論如何,純凈水青春煥發,風韻猶存,風采依然。是的,任何產品都有一個生命周期,純凈水飲品也不例外。從產品生命周期的理論分析,純凈水產品顯然已走過了其研究開發和轉化推廣兩個階段,尚處生長期,接近成熟期,距衰退期為期遙遠。如今在其生命途程中恰風華正茂,而且將永葆青春,青春常注。
五、天然凈水市場春風得意
正是:一枝紅杏出墻來
橫空出世花枝俏
早在1998年飲水大戰烽火連天的時候,筆者曾預言天然凈水在不久的將來必然會作為第三世界而崛起,成為飲水市場又一支勁旅。如今,天然凈水市場的春天終于到來了。曾記得,去年農夫山泉在其叫板娃哈哈的同時,已向社會隆重推出了自己的新產品,來自浙江省千島湖的瓶(桶)裝飲用天然凈水,品牌為“農夫山泉”。此后,又有“鼎湖山泉”天然凈水,“河之源”天然凈水在廣東捷足先登。更有廣東省瓶裝飲用水協會當機立斷在全國率先組織了第一個省級地方標準的編制,并于2000年11月21日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從2001年2月1日正式實施。由此,將極大地推動天然凈水作為具有時代性標志的新產品又將適時順勢地加盟飲水行伍,投其所愛地榮登千門萬戶的大雅之堂,從而成為繼純凈水后又一片健康飲水的新天地。
根據國際瓶裝水協會(IBWA)的定義,天然水(NATURAL WATER)是指只需經過最小限度處理即滿足標準要求的瓶裝地表水,或地下形成的泉水、礦泉水、自然水,而不是以市政系統或公用供水系統的自來水作水源。根據廣東省《瓶裝飲用天然凈水》標準,“飲用天然凈水”(Cleaned natural water for drinking)是指以天然水為水源,經過過濾、臭氧消毒或紫外殺菌等物理方法,祛除了有害成分,保留了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不含任何添加物,裝在密封的容器中可直接飲用的水。同時規定:1,天然水是指源于地下架構的泉水、自流井水、井水等地下水和江、河、湖泊、冰川等地表水,而不是源于市政供水系統或公共供水系統的水;2,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保留程度,通過加工前后鉀、鈉、鈣、鎂含量的變化不得超過20%。所以,瓶裝天然凈水具有得天獨厚的兩大顯著特征:一是水源來自環境清幽的大自然,水體衛生干凈,未受任何工業污染;二是水質同時兼有飲用礦泉水和純凈水的相對優勢。產水既無污染物,而又存在一定量營養要素。正因為天然凈水就是天然水經凈化處理制成,其難能可得在于“凈”,而難能可貴則在于保留自然界恩賜給人類在水體中有益于健康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但是,不同地區,不同水源所生產的天然純凈水,其性質、質量、品位、功能和價值不同,所以,對水源的選擇和保護至關重要,必須具有對水環境的嚴格要求。此外,天然凈水的凈化技術、工藝流程相對簡單,生產成本相對較低,這也是天然凈水開發的有利之處。但是,正因為不同地區水源的萬別千差,所以凈化技術和工藝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也必須具有更高科學性和針對性的嚴格要求。
既然,天然凈水的性能和品質是介乎于純凈水和礦泉水之間,因此它的開發和問世正是飲水大戰的必然產物,是順應情勢、水到渠成的應時佳品,不但表明人們對生活質量的強烈追求,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返樸歸真、回歸自然、崇尚天然的心態和意愿。毫無疑問,天然凈水將會作為市場上的新秀成為潮流產品和新的消費目標。這樣一來,瓶(桶)裝水市場正如前述一樣將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和三駕馬車的新格局。由此,飲水市場將更加興旺發達,但同時也將使競爭更趨激烈。競爭將不僅是飲用水品種之爭,又必然存在天然水中的品牌之爭,而且這種競爭很大程度在于水源。因此,水源之戰在所難免。難怪鼎湖山泉天然凈水橫空出世后,即鋒芒畢露,青云直上,稱雄廣東。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擁有來自國家一級自然保護區,同時又是聯合國“人與生物圈”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被稱為“天然大氧吧”鼎湖山的優質名泉,天賜獨厚,奇貨可居。
是的,生產天然凈水的基礎和關鍵在于水源。為此,當務之急必須加強水源的科學管理,既要嚴格保護和監控,同時應建立和規范對水源開發及其采用的工藝技術進行評估和審查的制度,謹防不問天然水品位優劣和水質高低,無序、無度地一哄而上,堅決杜絕只顧商業利益的粗制濫造,以維護天然凈水品種的聲譽、風韻長存,確保其產品的飲用價值和質量,并促進市場健康、持續和穩定發展。
總之,天然凈水目前雖然尚處起步階段,但其發展的社會基礎、技術條件和市場定勢均已萬事俱備,日趨成熟。據了解,目前正有一批企業家雄心勃勃,如箭在弦上;即使正從事純凈水和礦泉水生產的一些廠家也處心積慮,躍躍欲試。如今,天然凈水市場的走勢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明天一定會更好。
六、活性水市場爭妍斗麗
正是:千帆競發展異采
錦上添花人鐘愛
近年,活躍在國內外飲水市場上,除了純凈水、礦泉水和天然凈水的“三雄”爭霸外,還有磁化水、礦化水、高氧水、電解水、鈣離子水、含氟水、頻譜水、生態水、自然回歸水等名目繁多,標新立異的新水種,如雨后春筍般應景而生,粉墨登場。早年,作者已對市場上飲用水作過科學分類,把上述飲水制品歸屬為“活性水”。顯然,活性水的問世無不受益于“飲水論戰”,如同天然凈水的橫空出世一樣,也是論戰的產物。
所謂活性水,是為了有針對性地改善和提高飲用水素質,以滿足人體生理機能的需要,通過特殊工藝研制、開發而得到的一類新型飲水產品。它是以純凈水,或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料經再加工生成,具有獨特的分子結構和活化指標,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滲透性、擴散性、溶解性、代謝性、排毒性、富氧性和營養性,因此活性水又可稱為功能性水。正是因為功能的活化而產生保健的作用和效果。所以,活性水從一定意義上說,還可稱為保健性飲用水。當然,不同種類的活性水,其活性功能并不一樣,它的飲用價值也各有差異和側重,這一切取決于加工工藝。無論以自來水或純凈水為水源,其工藝一般需經過濾、精制和殺菌消毒三級處理,而關鍵工藝在于精制。它是通過被稱為主機,即特定的主體裝置實現的。如礦化器(或礦泉壺類)、磁化器、集氧器、電解槽、鈣離子發生器和自然回歸生水器等不同種類和目的主機,其原理、結構、材料各不相同。而生態水等,則在精制純水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需求適量加入特定營養性濃縮液配制而成。
如果說,純凈水的開發作為首開健康飲水先河的功臣,是在當前水質危機日深情勢下的雪中送炭,那么,活性水的開發無疑是錦上添花,并同時向人們提出了科學飲水的新理念。當然,活性水目前畢竟處于剛剛起步和開局的初始階段,入世剛即、波瀾不驚。其市場占有份額還很低,大都是各據一方,相安無事。除回歸水等少數活性水外,大部分品種尚未形成市場規模。從制水的系統設計、材料選取、工藝方法、生產流程、操作參數、消毒殺菌、濃縮體的制備和使用等都有待完善,其水體的生理功能、保健機理也需要從理論到實踐上作進一步研究和探討,以及臨床的試驗和驗證,但是,活性水開發的前程似錦,其市場潛力巨大,而且也將有群雄紛爭的時候。目前,雖然還是初出茅廬和初露鋒芒,但是已經顯示出爭妍斗麗的情勢,千帆競發展風流的日子為期不遠。
七、凈水器市場天地寬廣
正是:問渠哪得清如許
唯有源頭凈水來
須知,分質供水有管網(式)和非管網(式)兩種方式,而非管網式又有桶裝供水和凈水器造水,即“送水上門”和“終端凈化”兩種方法。三種方式方法,各有千秋、各俱特色。管網式當然省心、省事、省力、省錢,無后顧之憂,是分質供水作為目標、方向和主流的長遠之策,但是目前尚處開發階段,可望而未可即,(且看下文再分解);而非管網式的兩種方法簡單、方便、安全、可靠,不失為時下分質供水大行其道的權宜之計。關于桶裝供水法,其市場如前所述將繼續看好、一路看好,而凈水器法比桶裝法既有主動性和靈活性,同時還有更多的方便和獨到之處。它作為市政自來水管網終端的過濾,只要把凈水器安裝在住家任一水龍頭上,干凈衛生、清澈透明的飲用水便隨心所欲、隨手可得,何樂而不為。
目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凈水器,根據凈化的目的要求可分為除菌類凈水器,脫鹽、軟化用凈水器,其它功能凈水器,以及通過上述三類型工藝組合的多功能或全功能的凈水器。不同類型的凈水器,其凈化原理、技術方法、處理工藝和設施配置不同,但是基本的工藝流程一般包括粗濾、活性炭吸附、精密過濾的三級系統,其中作為主體技術和核心工藝的精濾是關鍵。精濾目前普遍采用流行的液體分離膜法高新技術。根據不同種類的膜技術,凈水器又可分為微孔過濾、超濾、納濾、反滲透、電滲析、生物膜等多種系列,還有上述單元膜技術組合而成的凈水器。難怪近年市場上有如此名目繁多、品種各異的家用凈水器。利用這些凈水器不但可以有效解決自來水如二次污染問題,而且通過終端深度處理,又正是對城市自來水處理工藝的補充和完善,從而大大提高自來水中分流而來,僅供直接飲用部分的水質。因此,凈水器既是自來水的分流器、凈化器,又是健康飲用的造水機。
正因為家用凈水器具有諸多的優勢,所以自80年代從美國率先開發成功以來,發展很快。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如今家庭的普及率高達70%以上。我國家用凈水器的開發在80年代末期始于上海,很快遍及全國各大中城市。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家用凈水器生產廠約有1200個以上,2000年生產和銷售約400多萬臺。行業的“老大”首推深圳“安吉爾”,2000年其產銷量在15萬臺以上,年產值約8000多萬元。還有 “南極泉”、愛奴”、“天麟”、“碧源”、“東康”等產品琳瑯滿目之多。歷史悠久、世界馳名,號稱美國數屈一指的“愛惠浦”,2000年飲水器產值高達195億美元,近年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市面可見的家用凈水器以MF、UF和RO三種系列居多,售價不等,有二百元上下的,也有二千元左右。因為價格適中,大部份可為消費者接受。根據估算,凈水器的普及率和桶裝水的入戶率一樣,全國以深圳為最高,約在30——35%左右;上海、廣州兩大城市也有近于30%的較高比率。近年,“買水飲”不如“造水喝”之風漸盛,即使入戶率每年以5%速度增長為計,市場的需求何其大,可想而知!可以充分肯定,凈水器正是:英雄有用武之地,天地寬廣大有可為!
更何況,近年來凈水器生產頗有向高、精、尖、美發展和不斷更新換代的趨勢:一是重在濾芯開發,既在提高效能上深下功夫,又在延長使用周期上大做文章。如“愛惠浦”凈水器,在引進美國高效特制濾芯同時,加配優質UF設施作為加強型的一級濾芯,組成一體化的深度凈化系統,并可實現體內三級分質供水,結構獨特、設計巧妙、合理高效、一舉多得,不僅科學節水,同時延長裝置使用壽命;二是不但重在內涵質量追求,而且外型設計越來越講究,功能設計越來越完美,甚至與飲水機直接組裝配套,成為更加精巧、美觀、實用的一體化的凈水機和飲水機。如“天麟”家用凈水器可謂“一代天驕”,實現造水與飲水的完美結合,其技術先進的系列產品配套完善、別具一格,又集冷水、溫水、熱水于一體,既是優質凈化的造水機和飲水機,又像居家精美的裝飾品和藝術品;三是提高智能化水平,加配濾芯定期沖洗和更換的警示裝置,實施水質的自動監控,讓消費者使用安心、飲用放心。由此一來,為家用凈水器的推廣應用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八、飲水機市場長盛不衰
正是:莫愁前路無知已
蓬門萬戶為君開
飲水機在國外從八十年代開始盛行,在我國真正起步才是幾年前的事情,目前正處在成長期的發展階段。據有關資料報道,1998年以前我國飲水機市場多以韓國造、臺灣產為主。隨著我國飲水市場的發育,尤其桶裝水成行成市、蓬勃興旺地發展,于是帶動和促進國產飲水機迎頭趕上,也如火如荼地涌向市場,從而開辟、鑄造了又一個嶄新的產業群體。
其中安吉爾時不我待,先下手為強,搶占了行業的制高點,還有近年崛起的美的、司邁特、天健、方太、帥康、浪木、小鴨、天衣、澳柯瑪等著名品牌也開始形成頗具市場規模。從1998年以來,我國飲水機市場幾乎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長。全國現有生產廠約800多家,2000年的產銷量已達1000多萬臺。銷售方式機動靈活、多種多樣,既有通過大商場、專賣點、聯鎖店或超市等多種模式,更有越來越多生產廠與水商合作,采取飲水機與桶裝水搭配銷售的方式,市道繁榮。
目前榮居飲水機行業榜首地位的安吉爾,自1995年作為市場熱點致力開發以來發展很快,2000年的產銷規模已達250多萬臺,市場占有率為1/4,產值高達7億元,在行業中遙遙領先、獨占鰲頭,包括家用凈水器和凈水設備等產品在內,年銷售額已突破10億元。其明顯的優勢和基本經驗是在“以水結網,以水養網”的經營思路指導下,立足深圳,面向全國,廣泛結網。目前已在全國各省范圍結成了國內同行中最龐大的營銷網群,在舉國上下唱響了安吉爾品牌的主旋律,而且注意以發展多系列品種,并以不同規格、檔次,投不同消費對象所好,滿足家庭、機關團體、學校、商店等用戶所需。產品一應俱全,適銷對路,任君選擇。由此,真正牢固地樹立了行業中“一哥”的形象和地位。
然而,市場氣候多變,天有不測風云,就在安吉爾稱雄一時之際,“美的”和“司邁特”以強勁之勢介入,目前大有可能形成安吉爾、美的、司邁特三足鼎立和三強爭雄的格局。
“美的”正式切入飲水機行業是在1998年,這正是在大家電產品利潤日益見底,而小家電日漸成為產業發展熱點情況下的明智選擇。在技術上既有大家電的支持,同時又可充分發揮和依托傳統的風扇、飯煲的營銷網絡,占盡了天時地利的優勢。因此,飲水機的生產成為美的集團又一個新的經濟快速增長點,而且咄咄逼人,頗有匹敵安吉爾,問鼎“大哥”寶座的氣勢。到2000年已實現年銷售規模近200萬臺,市場占有率約20%。合資品牌“司邁特”作為飲水機行業的后起之秀,堅持高質、高價、高額、高利的策略,在營銷上采取獨家總代理制,以商場為主要營銷渠道從而創造規模效應,目前僅在大陸市場已達到100多萬臺銷量,僅次于前者,名列第三。
是的,飲水機生產的發展得益于桶裝水,然而,飲水機的應用領域遠不止在與桶裝水的配套上。如今家用凈水器也開始與飲水機聯姻,即使管網式直供水也大有其用武之地,尤其是機關團體、學校、寫字樓、工廠、商店,所以飲水機的市場必將是天長地久、長盛不衰,如今更是向著豪華型、智能式和現代化方向發展。值得注意的關鍵問題是確保質量,并采取相應措施,謹防飲用水被細菌類微生物侵入造成二次污染。否則,飲水機將成為藏匿在千家萬戶的“健康殺手”。
九、管網式分質供水市場方興未艾。
正是: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無容置疑,分質供水正是當前水質危機日益嚴重與人們健康意識與日俱增這一深刻矛盾的產物。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飲水理所當然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因此繼米袋子、菜藍子之后,勢在必然的民心工程便是水杯子工程。
須知,飲水與用水的水質要求萬別千差,低質高用危害嚴重;飲水與用水供量千差萬別,高質低用極大浪費。水杯子工程,即管網式的分質供水,顧名思義就是改變飲用水與生活用水和市政等一應用水一視同仁、一管到底的傳統供水方式,而對僅占市鎮自來水供量1—2%的水體通過深度處理,并將由此所得符合衛生飲用的優質凈水,以特制管道系統直供千家萬戶,讓人們打開水龍頭就可以喝到稱心如愿的健康水??梢姡仲|供水既可保障飲用水質安全無害、有益健康,同時將有效解決自來水高質低用和低質高用的矛盾,既節省建設的投資,又極大地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無疑是一舉多得的最佳選擇。所以,分質供水如前所述作為長遠之計,是萬戶千家健康飲水的方向、目標和主要途徑。實施分質供水是我國飲水文化發展和社會進步又一時代性的主要標志,是人類飲水事業發展又一次歷史性的變革,是貫徹落實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思想和“大力發展飲用水事業,改善市民飲水質量”英明指示的重大舉措,對改善城市供水,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
分質供水策源于上海。位于上海浦東的錦華小區,于1997年首創全國第一例管道式分質供水示范工程。管網式分質供水目前作為一項新生事物,已由建設部組織全國10個重點城市開展試點工作。對此,廣東省高度重視,一馬當先,而且把分質供水作為現代化都市的基礎設施、市政建設形象和重大的民心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采取系列相關的政策措施。首先由省計委作為重大科研項目,對廣東省分質供水示范工程批準立項,交中科院廣州地化所承擔,并傅家謨院士主持,由此奏響了廣東分質供水的進行曲;省委書記李長春還親自指示要把分質供水引入千家萬戶;全省又先后成立了廣州市和東莞市水杯子分質供水工程有限公司,并召開省級分質供水的學術研討會和組織編制省級分質供水標準;更有在全國率先把分質供水網建工程正式列入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劃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建設“珠三角”城市小區分質供水網,爭取在“十五”期末使“珠三角”地區城鎮1000萬居民能享用管道直供優質飲用水。計劃建設總規模為日供凈水5萬噸,總投資80億元。對此,“珠三角”各市縣已作出積極的反應和部署。可見各級黨政領導和社會對分質供水事業的高度重視和關注。
除廣東、上海外,北京、南京、寧波、天津、石家莊、西安、遼寧、新疆等地都紛紛啟動分質供水的“水管子”工程。由此可見,分質供水的開局形勢很好,已經凸顯其橫空出世莽昆侖的氣勢。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現有300多套住宅新區,100多萬戶居民打開水龍頭就能喝上甘洌爽口的清醇?!爸槿恰弊鳛槿珖仲|供水的領頭羊、排頭兵,已完成管網直供水工程項目30多套,日供優質凈水約1500多噸,滿足近8萬戶約35萬居民享用。其中,僅東莞市由該市怡景工程公司已建具有示范性、實用性規模和水平的工程項目6套,待建6套,從而使東莞市如同一匹騰飛的駿馬,成為目前全國分質供水開發最活躍,入戶率最高的地區。深圳梅林一村試點工程于2000年完成,并通過了合格驗收,日供水量百噸,可供7000多戶管道直飲水,為全國目前最大的示范點。該工程投資約2000萬元,每月的飲水費戶均100-150元,平均每噸水價為250元,僅為市場上桶裝飲用水600-800元/噸價的1/3。也正因為分質供水安全健康,而且便宜、方便、深受用戶歡迎。同時,由此提升樓盤整體形象和素質,從而營造了樓市的熱賣點,給房地產開發商帶來了不可多得的巨大商機。
總之,分質供水雖然尚處“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萌發階段,但是,作為一項全民的健康工程,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市場走勢必將是如同日出江天紅勝火,而且未來的前景更是多姿多彩、絢麗繡人。
本文作者:國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與環境研究院 總工程師
國家水處理技術專家 廣州 510300)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