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與調度,努力維持黃河健康生命
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與調度,努力維持黃河健康生命
(崔利斌 鄭明輝)
摘要:20世紀70年代以來,黃河出現頻繁斷流現象,國家授權黃河水利委員會對黃河水資源實施統一管理與調度,實現了黃河六年不斷流的良好局面。本文分析了黃河斷流的成因及斷流給流域人民生活、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造成的嚴重危害,闡述了黃河水資源實施統一管理與調度的必要性,使流域生態得以改善,并有力地支撐了沿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最后,討論了實施水量統一管理與調度存在的問題及水權制度的現狀,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不斷流;水資源;統一管理與調度;水權
Abstract: Since the 20th century 70‘s,the Yellow River has appeared frequently the phenomenon of blocks the flow, the country is authorized the Yellow River hydro-conservancy committee to manage to the Yellow River water resources implementation unification and to dispatch, has realized the good aspect which the Yellow River six years does not block the flow.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origin which Yellow River blocks the flow and blocks the flow the serious harm which for the basin lives of the people,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reates, elaborated the Yellow River water resources implementation unification manages the necessity which and dispatches, enables the basin ecology to improve, and powerfully has supported along the yellow econom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nally, discussed the implementation water volume unification to manage and to dispatch the existence the question and the water rights system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posed own view.
Key Words: Does not block the flow; Water resources; Un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dispatch; Water rights
導 言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她的乳汁哺育著炎黃子孫繁衍生息,成長壯大。然而,隨著流域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口的增加,人們對黃河的索取越來越大,卻忽視了她自身的健康和生命。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黃河流域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銳,下游頻繁斷流,進入90年代,幾乎年年斷流,造成沿黃用水危機,影響社會安定,破壞生態系統平衡,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國家高度重視。為緩解黃河下游頻繁斷流,優化配置黃河水資源,1999年,黃河水利委員會依據《黃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調度方案》和《黃河水量調度管理辦法》的規定,經國家授權對黃河水資源實行統一調度,在天然來水量持續偏枯的情況下,實現了六年不斷流的斐然成績,譜出了一曲人水和諧共處的綠色贊歌。
1 黃河斷流的成因及其產生的危害
黃河屬于資源性缺水河流。它以占全國河川徑流量2.2%,水資源總量2.5%,承載著全國12%的人口,15%的耕地和5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任務。黃河水資源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支撐了中國9%的GDP,是流域及相關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部崛起戰略的基礎和保障。母親河千百年來形成的流域自然環境為黃河子孫提供了繁衍生息、發展壯大的良好條件,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水資源的使用卻越來越失去了理性,致使母親河的健康每況愈下,頻繁斷流。進入九十年代幾乎年年斷流,1997年黃河竟出現斷流226天,斷流河段長達704千米的嚴重現象,斷流時間和河段出現逐年延長的趨勢。黃河斷流雖然有自然原因:1、天然徑流量減少,1990年以來黃河源區徑流系數明顯減小,減小幅度接近1/4。2、降水量逐漸減小。3、氣溫升高蒸發量加大,黃河沿站蒸發量比80年代增大45毫米(20厘米蒸發皿)。但經調研,人為因素則是更為主要的原因:1、流域人口增加、經濟迅速發展,耗水量增大。九十年代初黃河流域年平均耗用黃河徑流量就已超過300億立方米。2、節水意識差,水的有效利用率低,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3、工業廢水未經處理的無序排放,造成黃河水體污染嚴重。
黃河水資源的緊缺和斷流給沿岸特別是下游地區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一、自然生態環境受到危害:1、黃河下游河道淤積,河道橫斷面“槽高灘低堤跟洼”現象加重,平槽流量減小,洪水的危害性和防洪壓力加大。2、黃河三角洲地區土壤鹽堿化面積加大,種植收益降低。黃河口濕地如長期得不到足夠的淡水資源涵養,其特有的多樣化生物種群也將會逐年減少,甚至消失。3、黃河徑流量的減小降低了河道自然修復能力,黃河下游徑流量減少而排入河道的污水增多,河道自凈能力減弱,河水的污染一方面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造成黃河入海口特有的海產,如對蝦、黃河刀魚、銀魚等已近絕跡,魚類品種從一百多種減少到幾十種。二、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1、黃河斷流和徑流量的減小使黃河下游尤其是山東境內幾十萬居民生活飲用水發生困難。2、沿黃經濟發展受到制約。黃河下游地區因黃河斷流和缺水,糧、棉種植面積大幅度縮減。大批低洼地、鹽堿地本來可以種植效益高、品質好的水稻,現在只好改種其它耐旱、耐堿作物或棄耕,因此每年減少糧食百億噸以上,種植效益也大打折扣。廠礦企業尤其是黃河下游的一些大城市,因水源不足出現限產、停產,經濟效益和投資、發展環境受到嚴重制約。3、國家重大發展決策受到影響。引黃濟津、引黃濟青工程的效益發揮受到影響,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這些地區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國21世紀日程》國務院將黃河三角洲列為全國十大農業綜合開發區之一,但如果黃河這一重要水資源得不到保障,一切將成為空想。還有黃河三角洲石油城----東營市,如果沒有可靠的黃河水資源,城市生存就會出現問題,更談不上進一步發展。
2 黃河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與調度是實現黃河不斷流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
1999年國家授權黃河水利委員會對黃河全流域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和水量統一調度后,斷流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實現了六年不斷流的良好局面,改善了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地區的生態環境,也使重點河段水質有所改善,部分河道濕地得以修復,生態環境有所好轉,曾一度消失的黃河刀魚、銀魚重現黃河下游。同時,基本保障了沿黃居民生活用水和工農業用水,確保了沿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可以說黃河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與調度是沿黃人民生存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李國英主任說:“河流生命的核心是水,命脈是流動。”因此可以說:黃河健康生命特征的重要表現是大河上下常年流淌著能保持沿河各河段生態需要的水量。要達到這個目標,黃河水資源就需要從全河的角度統籌考慮,對其運用和分配要以維持黃河健康生命為前提實施統一管理與調度。2006年初,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1956年――2000年系列水文數據重新核算黃河“水賬”,得出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為535億立方米,較過去減少45億立方米(按1919年――1975年系列水文數據計算,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為580億立方米),黃河自龍羊峽到小浪底,干流水庫總設計蓄水量達519.01億立方米。而黃河下游僅河南和山東就有干流引黃涵閘96座,總設計引水量4209.7立方米/秒(河南河段引黃閘33座,設計引水量1673.4立方米/秒,山東河段引黃閘63座,設計引水量2423.3立方米/秒)。如不考慮時空分布因素,黃河平均徑流量只有不到1840立方米/秒。由此可見,工程的引蓄能力對黃河生態流量的維持和確保黃河不斷流構成很大威脅。上中游水庫蓄水,下游涵閘引水、人民生活、工農業生產以及生態維護用水都很重要,但都要出自這有限的徑流總量。據估算,到2010年,就是正常來水年份,黃河用水缺口仍達40億立方米。因此,黃河的水資源如果不實行嚴格的統一管理調度,人民生活、經濟發展以及生態維護如果不統籌兼顧,上中下游各河段流量如果不統一控制,勢必會“各自為政”,各搶所需,出現失去理性的、無序的引蓄局面。試想,如此頻頻斷流的黃河,“吃干榨凈”的黃河,還會保住生命嗎?作為黃河流域生命源泉的黃河水若沒有了,那么依附于她所存在的自然生命還會存在嗎?! 即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眾所周知,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多泥沙的特性使其比任何一條清水河斷流所帶來的問題都要多。如果黃河河道不能保持一個輸沙入海的水量,長此以往,主河槽就會淤積、萎縮。現在,黃河下游主河槽已呈現出“淺碟狀”,平灘流量由過去6000立方米/秒降為不足3000立方米/秒,淤積致使河道橫比降遠大于縱比降,形成了“二級懸河”,汛期一旦遇大洪水,就會輕而易舉地越出河槽,甚至是中小洪水在灘區也極易形成“橫河”、“斜河”、“滾河”,將使黃河下游兩岸大堤面臨決口的危險。因此,通過探索和研究,實施黃河水量統一調度,塑造、調節和保持一個輸沙入海的基本水量,確保河床不抬高,這不僅是黃河歲歲安瀾的需要,更是維持黃河健康生命的需要。在黃河水資源愈來愈難以滿足人們需求的今天,在黃河水量的調度中要做到這一點,應首先確立李國英主任所提出的“維持黃河生命基本水量”的理念,實行生態用水優先的“倒算賬”。 雖然保持母親河正常生命活力的基本水量是多少,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論證,但通過行政上成立專門的水量調度機構,法律上制定《黃河水量統一調度條例》,技術上建設黃河水量調度管理系統等有效措施,進一步強化全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與調度,無疑是確保黃河不斷流,維持黃河健康生命的必要措施。
3 加強黃河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與調度,維持黃河健康生命
3.1加強黃河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與調度,統一是前提,管理是基礎,調度是關鍵
黃河的水資源因黃河的水少砂多,時間、空間分布不均勻,不同時段、區域所面臨的管理調度水量和取水用途不同,如河源地區水源狀況的調查研究與保護,上中游地區的水土保持與開發,下游地區的防洪、減淤要求,生活及工農業用水需求等,都需要在全河統一管理調度的前提下進行全面統籌、綜合考慮,制定面對全河的、全面的、戰略性的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保護規劃。實施統一的、有目的的、目標明確的、強有力的調度手段,確保黃河不斷流。初步實現了人類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使黃河水資源為全流域龐大的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提供有力的支撐。
3.2 在加強黃河水資源統一管理與調度的基礎上,多措并舉,為母親河的健康而努力
自1999年國家授權黃河水利委員會對黃河全流域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和水量統一調度后,黃河沒再出現斷流。但是,目前黃河不斷流僅僅是初步的,使用的手段也十分單一,基礎還相當脆弱。要逐步使母親河恢復健康體魄,需要進一步加強黃河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調度,逐步實現流域機構對流域內特別是干流河道上控制性工程的管理職能。還需要如李國英主任所提出的“行政手段、工程手段、法律手段、科技手段和經濟手段,五管齊下”,做到開源與節流并重,資源利用與生態平衡并重,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中心,使黃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保護逐步向理性化、科學化、規范化、法治化、市場化發展,使母親河的健康得到根本改善。
4 加強黃河水資源統一管理與調度的幾點具體想法
4.1按照李國英主任的要求,今后在黃河水量的調度中,首先確立“維持黃河生命基本水量”的原則,維持母親河正常生命活力的基本水量是多少?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論證,但必須為盲目擴張的人類活動劃出一道底線,為河流的開發利用限定一個不可逾越的“保護區”,為黃河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調度提供一個科學的決策依據,為人類社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和目標確定一個量化的技術指標。因此,應該將它作為一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盡快研究了。
4.2在黃委實施的黃河水資源統一管理和水量統一調度辦法中,已采取了:水量統一分配、流量統一管理、水量統一調度、過流斷面統一控制。以取水許可為基礎把好總量控制關,以取水計劃和供水協議的落實執行為基礎把好供水計劃關,以涵閘遠程監控系統和水文站測量數據為基礎把好實時調度和水調監督指令關。但是,還要加強河道控制斷面的監測和管理,進一步提高監測精確度和自動化水平,落實斷面水量責任制。同時,還要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對水量、流量調度執行情況制定有效的激勵、制約和制裁措施,推進黃河水資源統一管理和水量統一調度的有效、準確與可靠。
4.3黃河水資源在統一管理的前提下,積極進行水權轉讓探索,引入市場機制。目前來說,黃河水資源的政府調控仍起主導作用,以市場為基礎配置資源的模式、水的商品屬性和水市場的價值規律,還沒有充分發揮體現。雖然一些地區陸續開展了水權轉讓的實踐探索,水利部于2005年1月18日頒布了《關于水權轉讓的若干意見》,但我國尚未確立完善的水權轉讓模式,致使黃河水資源沒有得到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導致當前1000立方米黃河水的價格只能購買一瓶礦泉水的尷尬局面。
4.4實現對流域內特別是干流河道上控制性工程的管理職能。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黃河水資源統一管理和水量統一調度,才能根據黃河的整體性和特殊性全面考慮,統籌兼顧,更好的發揮黃河水資源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總之,確保黃河不斷流,維持黃河健康生命,既需要“轉變用水觀念,創新發展模式”,又需要實施黃河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與調度,更需要采用行政、工程、經濟、法律和科技手段,五管齊下。
參考文獻:
1、建立“維持河流生命的基本水量”概念. 李國英.水信息網,2003.3.5
2、要從維持河流生命的高度確保黃河不斷流. 李國英.中國水利報,2003.3.25
3、我們該怎樣“維持黃河健康生命”. 李國英. 光明日報,2004.2.6
4、“母親河”面臨“水荒”挑戰. 戴鵬,王明浩. 新華網河南頻道,2003.7.24
作者:崔利斌,男,漢,工程師, 從事水政水資源工作;鄭明輝,男,漢,助理工程師,學士學位,從事水政水資源工作。
審稿人:王建國 高級工程師(副局長)
單位:濱城黃河河務局
地址:山東省濱州市黃河十路585號
郵編:256600
聯系電話:0543—3305236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