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工藝運行方式
改變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工藝運行方式 王偉鋒 摘要: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的低能耗和低污泥產量,是現在城市污水處理工藝上的閃光點,也吸引了不少BOT投資者的眼光。本人有幸接觸、運營了好幾個使用這個工藝的污水處理廠。這里就不介紹這個工藝,而以天津市大港城區污水處理廠為例,介紹我們是如何把這個生物接觸氧化真正實現膜處理的。 大港區污水處理廠位于大港區南外環路以北,迎賓街東側。一期工程規模為30000m3/天,主要處理大港城區污水,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的生物處理工藝。進水水質為:
出水水質達到GB18918-2002二級標準。
1.處理工藝流程: 生物接觸氧化,主要是依靠填料上的污泥來處理水中的污染物質。但是由于公司原來的工藝工程師都是50多歲的老環保了,對這個工藝并不是很熟悉,還是在按照傳統的活性污泥法來調節控制運營。如表1所示:
2.分析當時水廠存在工藝問題 二沉池翻泥。根據經驗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的污泥具有難沉降的特點,如果二沉池表面負荷按傳統活性污泥法來設計,那么二沉池很容易存在翻泥現象。而翻看設計數據時也的確發現q=1。 3.實行工藝運營方式改變目的 在保證出水合格的前提下: 4.準備: 從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填料上刮取少量污泥溶于清水后,與池中懸浮污泥作生物相比較,發現懸浮污泥中存在大量豆型蟲等游離生物,少量鐘蟲、累枝蟲;而填料上的污泥含有大部分發育成熟、活躍的鐘蟲和累枝蟲,少量線蟲。可見單靠填料上的污泥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質還是有可能的。 5.可能產生結果 污泥濃度下降: 6.措施 (1)關小向曝氣池回流管道的閥門,增大向水解池的排泥,減少降低污泥濃度——以防突然減少污泥回流而導致大量污泥儲存在二沉池導致翻泥現象更嚴重;
結論: 作者簡介: 王偉鋒(1982——),男,浙江嘉善人,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畢業,從事污水處理廠設計和調試、運營工作。Tel:13067581282 |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