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人員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2008-03-01 |
來源 | 排水委員會第四屆第二次年會 | ||
作者 | 王洪濤,曾鴻鵠,張學洪 | ||
關鍵詞 | 污水處理廠;設計;費用;維護;環境影響評價 | ||
摘要 | 近年來,我國加快了污水處理廠建設速度,給設計人員帶來了空前的機遇。但是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管網不配套、工藝選擇欠合理、投資運行費用高、管理維修不便、對環境造成影響等。結合工程設計實踐,提出設計人員除應嚴格按照設計規范將污水處理達標排放之外,還須重點考慮以下幾個問題:盡可能節約國家有限的資金;以人為本;考慮污水處理廠建設對環境的影響;虛心與建設運行管理單位溝通。這樣才能使設計的污水處理廠更好地造福于人民群眾。 |
王洪濤,曾鴻鵠,張學洪
(桂林工學院 資源與環境工程系,桂林 541004)
摘 要:近年來,我國加快了污水處理廠建設速度,給設計人員帶來了空前的機遇。但是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管網不配套、工藝選擇欠合理、投資運行費用高、管理維修不便、對環境造成影響等。結合工程設計實踐,提出設計人員除應嚴格按照設計規范將污水處理達標排放之外,還須重點考慮以下幾個問題:盡可能節約國家有限的資金;以人為本;考慮污水處理廠建設對環境的影響;虛心與建設運行管理單位溝通。這樣才能使設計的污水處理廠更好地造福于人民群眾。
關鍵詞:污水處理廠;設計;費用;維護;環境影響評價
近年來,我國加快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速度。據統計[1],截止到2002年底,全國已有城市污水處理廠537座,處理能力為3578.5萬噸/日,其中二、三級污水處理廠399座。從2003年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以來,城市污水處理事業發展更為迅速。根據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和水污染防治規劃中城市污水處理規劃[2]:到2010年,我國城市化率將達40%,城鎮人口總量將增加到67億,污水處理率建制鎮不低于50%,設市城市不低于60%,重點城市不低于70%。因此,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必將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這無疑給污水處理廠設計人員帶來較好的機會,但是由于污水處理廠的設計牽涉的問題比較多,如果設計時考慮不周全、將會造成大量資金浪費,并導致運行管理不便、環境污染等問題。要做好污水處理廠建設,作為設計人員,僅僅遵循設計規范、滿足污水處理達標排放是不夠的,一個好的污水處理廠設計人員還應該考慮其他幾個方面的問題。
1 設計中應考慮的幾個問題
1.1 節約國家有限的資金
一些設計人員在設計時偏于保守,進水水質水量預測偏大,致使污水處理廠長期低負荷運行。另外,在某些地方完全可以先建一級處理或者一級強化處理,如果設計人員不經過仔細論證,盲目上二級處理,就會造成國家資金的大量浪費。如南方某污水處理廠設計進水水質為BOD5=150 mg/L,SS=200 mg/L,結果實際運行中水質長期遠低于設計值,實際進水BOD5=34 mg/L,SS=61 mg/L。
還有一些設計人員在設計時不考慮管網的配套問題,導致很多地方出現建成的污水處理廠收集不到污水,長期“吃不飽”,造成國家資金的浪費。
在工藝選擇上,一些設計人員具有很強的設計偏好,只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工藝,而對不熟悉的工藝則基本不予考慮。當然,污水處理工藝基本已經比較成熟,比如大型污水處理廠一般選用活性污泥法,對中小型污水處理廠一般選擇SBR、氧化溝等,但是污水處理工藝也是不斷發展的,而各地的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異,采用成熟工藝固然穩妥可靠,但是設計人員還應該根據城市污水處理技術政策和污水處理工藝應用發展的具體情況,積極穩妥地選用污水處理新技術。特別是在當前蓬勃開展的中小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中,新工藝層出不窮,設計人員應多關注污水處理發展動態,及時推廣采用一些理論可行、同時被工程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新工藝,這也有利于節約國家資金。比如生物膜法工藝,一般認為其處理效果不好,占地大,所以在城市污水處理中很少選用。但是實際上,建設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技部在《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中,推薦生物濾池工藝可作為小型城市污水處理廠采用的工藝之一。生物濾池法工藝成熟,技術上具有耐沖擊能力強、出水水質穩定、無污泥膨脹等特點。與其它工藝相比,投資較省,占地面積小,運行費用較低。在一些中小城市,用地問題并不太緊張,進水水質比較好,處理程度要求也不高,運行費用低、操作管理方便(如不易發生污泥膨脹)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采用生物膜法也許是一種更為切實可行的工藝。況且,生物膜法的工藝也在不斷發展,清華大學成功的開發出了復合式水解—生物濾池工藝,在北方某縣污水處理廠得以成功應用[3]。另外近年來國內已經相繼有一些中小城市開始采用各種形式的生物膜法,實踐證明,運行費用低,效果也較好[4]。
因此,設計人員不能僅僅只考慮設計本身的問題,還應考慮如何節約國家有限的資金,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全面考慮問題的能力,并不斷關注新工藝的發展,這同時也是設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責任心的重要方面。
1.2 以人為本
設計人員不應該僅僅考慮到達標排放的問題,還必須考慮到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后操作維護管理方便。如南方某污水處理廠設計時選用高鏈格柵,實際運行中發現運行維護起來相當不便,投產后不久,建設單位即將其改造成弧形格柵,運行幾年來情況良好。該廠的水下推進器在設計時采用底部固定的方式,但是很容易由于震動而使地腳螺栓松動,一旦要放空檢修則需要7天的時間,檢修人員工作量很大,而且期間的污水直排入河對受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后來建設單位將水下推進器改造為池上固定方式,檢修起來非常方便。
一些建設單位由于資金、征地和其他實際情況,往往會向設計單位提出限定的廠址。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廠設計時,這種不規范的情況時有發生。一些地方行政領導出于經濟等方面的考慮,指定的廠址往往會對附近居民造成潛在的危害,帶來一些隱患。在這種情況下,設計人員不應盲目遷就建設單位的意見,應耐心向建設單位說清楚,并在全面考慮的基礎上提出合適的廠址,以免影響附近居民健康。
1.3 考慮污水處理廠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當前我國已經全面實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對于新建污水處理廠,要進行嚴格的環境影響評價。有些設計人員在設計時未能充分考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導致環評不能通過,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費。
因此,盡管環境影響評價與設計是分開的,但設計人員在設計之初就應積極主動的考慮污水處理廠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對環境影響的分析不能僅限于定性論證,應細致分析、定量計算尾水排放對受納水環境的影響,在充分利用水環境容量的基礎上,合理確定處理程度和方式。另外,還應考慮臭氣對附近居民區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運行過程中噪聲對環境的影響、污泥的妥善處理等問題。
1.4 虛心與建設單位溝通
由于設計人員對實際情況缺乏了解,容易出現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如前所述,格柵的選型、水下推進器的固定方式等,設計人員對這些實際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往往考慮不周全。所以一些建設單位戲稱: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產之日,就是改造開始之時。這里有兩個原因,一是設計人員自身深入實際不夠,二是體制問題。國外很多發達國家都是勘察、設計、施工、運行管理一條龍,這樣就很容易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積累經驗,進行改進。國內在以前的計劃經濟條件下,幾大市政設計研究院各自負責某幾個省區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所以設計院與建設單位一般尚有比較固定友好的關系,設計院也容易得到建設運行單位的各種反饋意見,并及時配合進行改造。而當前的建設項目招投標方式雖然應該說是一個進步,打破了傳統的行業壟斷,有利于形成競爭,但是也導致了新的問題,即設計院與建設單位之間的合作關系不復存在。一些建設單位在長期的實際工作中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但由于與設計院之間沒有穩定的關系,不愿意將這些經驗反饋給設計院,加之一些建設單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寧愿等設計施工完成之后再行改造,這樣做的直接后果是導致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費。作為設計人員,平時應該多留心積累污水處理廠操作運行管理中的問題,在設計之前主動深入實際進行調查,虛心聽取建設單位,尤其是污水處理廠一線運行管理人員的意見,這樣才能避免污水處理廠的頻繁改造給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更有利于設計院自身增強競爭力。
2 結論
由于國家重視,我國污水處理事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這無疑給污水處理廠設計人員帶來了良好的機遇。因為污水處理廠投資大,牽涉部門多,所以要設計一個投資運行費用低、處理效果好、操作管理方便、對環境影響小的污水處理廠,就要求設計人員全面考慮,盡可能節約國家有限的資金,以人為本,考慮污水處理廠建設對環境的影響,虛心與建設單位溝通,這樣才能使設計的污水處理廠更好地造福于人民群眾。
參考文獻
- 安治永. 中國建設報. 2004,3, 10.
- www.people.com.cn. 2003,2, 27
- 馬金, 劉斌, 張曉健. 復合式水解—生物濾池在處理小城鎮污水中的應用. 給水排水. 2004, 30(3): 19-21.
- 王梅強. 折流淹沒式生物膜法工藝在韶山市污水處理廠的運用. 給水排水. 2004, 30(3): 14-18.
相關推薦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