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7-08-30 16:51
來源: 經濟導報
作者: 薛濤
近日,PPP領域大事件不斷:PPP條例公開征求意見,財政部PPP中心出爐PPP示范項目案例選編(水務行業篇),篩選出第二批PPP領域十大典型案例。政策扶持在不斷加碼,與此同時,各地的PPP項目也相繼落地,尤其是在環保領域的項目更是分外搶眼。
數據顯示,1-7月,全國已成交的PPP項目數為1599個,同比增長28%;投資規模達到2.2萬億元,同比增長37.6%。在地區分布上,近3個月華東地區的在招項目數最多。
對各地如燎原之火般不斷涌現的PPP項目,日前,E20環境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PPP項目的聯合體模式,其集合的出發點應該是長期運營績效,聯合體應該是“集團軍”而不是“拉郎配”。
寧缺勿濫
日前,一則國內知名環保企業中標55億PPP項目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這家企業以先進的水處理技術近年來在PPP領域風生水起,其技術加資本戰略獲得了業內高度關注和資本市場的一片喝彩。
讓薛濤感到疑惑的是項目中標名稱——“某公路改建工程及某江某岸改造項目工程招商……”中標公告顯示,中標項目分為兩個子項目,一個是公路,另一個是濕地景觀等。
“把不相關的道路和水環境湊一起,搞這么個大包,讓專業公司怎么發揮優勢呢?”薛濤不解。
薛濤表示,在上述財政部PPP中心委托的PPP示范項目案例選編過程中,篩選的原則是優中選優,寧缺毋濫。比如,某地所謂的水環境項目所打捆的河道、污水廠距離太遠,物理空間上不存在得到整體績效的可能。
“凡屬于這類水務簡單打捆的項目,都未能入選。”薛濤說。雖然,這類水務打捆項目對于地方政府而言,在監管上可以減少成本。
在薛濤看來,聯合體模式的缺點,就在于市場上可供選擇的優秀組合減少,本來每個包都可以找到最優的供給者,盲目打捆,導致市場上僅僅為了拿項目,各投標人各自“拉郎配”,最優組合無法出現。
打包要看整體績效
簡單打捆容易“拉郎配”,那么是否意味著PPP項目都不宜打包呢?“要看打包的必要性,不同要素打包之間的關聯性,尤其是技術集成的必要性,和由此帶來的整體績效考核的可實施性。”薛濤說。
比如,對于環保領域中黑臭水體這類難點治理項目,存在區域環境技術集成的必要性和運營績效壓力。薛濤認為,可以通過強化可用性付費和運營績效的捆綁來實現長期運營績效的剛性化,使專業水務運營公司的核心能力得以發揮。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剛剛完成的財政部PPP中心PPP示范項目案例選編(水務行業篇)中,山東兩個項目入選,其中,臨沂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河道治理PPP項目,就是基于對黑臭水體治理難點領域的創新項目。據了解,該項目是目前臨沂市子項目最多、涉及工程范圍最廣的PPP項目,涉及截污納管、黑臭水體治理、濕地公園、河道周邊景觀改造等諸多市政領域,建設內容包括6條河流綜合治理。其要素之間的關聯性較強,可實施性也較高,較具借鑒價值。
按照薛濤的解釋,這是特意考慮了“某些子領域的探索和創新”,如海綿城市、流域綜合整治(黑臭水體治理)難點領域的先試先行、農村供排水領域的嘗試及思考、可用性服務費與運維績效掛鉤創新等。
“判斷PPP項目是否應該被推出的唯一標準,就是公共服務供給的效率是否提高——長期運營績效是否能夠達成,而不是哪一類企業占了便宜或者吃了虧。”薛濤表示。
他解釋說,如果長期運營績效的壓力可以被很好地設計到PPP的管理規則和具體項目模式中,那么中小企業應該選擇的是與具有技術集成和運營管理能力,并具有融資能力的專業運營投資類社會資本進行生態合作,一起為地方政府提供有效的技術集成和運營解決方案。而在長期績效考核壓力下,跑不掉的社會資本自然也必須高度重視這方面的能力建設和上下游合作,項目選擇過程也會高度關注這方面的競爭。
編輯: 徐冰冰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