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類對水資源的肆意開發浪費和污染不重視,導致我國水環境狀況令人堪憂,在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下,做好城市水系,對未來城市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系統思維定水資源管理 打造城市與水共生體系
首先要建立城市水資源綜合管理體系,將水污染防治、雨洪管理、景觀設計、水利建設等有機結合在一起。
其次要保護和重構城市水網結構。
水網系統重構
最后要建立水與城市生態、生產生活的平衡共生體系。
以特點出發加強協調合作 推動空間規劃變革和創新
就目前來看,水問題解決存在著這樣幾個矛盾,一是技術與空間規劃的矛盾,水的問題歸根是空間的問題,需要從空間上提供生態、防洪等用地。二是開發與保護的矛盾,因為水資源開發與保護,隸屬不同部門,他們之間又是相互割裂的。三是眼前與長遠的矛盾,在現今及未來的河流治理過程中,既要注重解決眼前問題,更要注重長遠生態效益;充分聽取不同領域、部門等的意見。
在加強各區域、領域、部門間協調合作的同時,要推動空間規劃的變革創新。首先是技術手段的創新,要從單一的工程手段到空間規劃破局;加強思路創新,改變“以洪水為敵”的錯誤觀念,排蓄結合;此外,要構建水利、水生態、水景觀系統大格局。
構建城市藍色基礎設施 把握系統大格局
1、注重水生態
要以流域觀念治水,在進行水系連通時要先評價水質,考慮水生態的相容性;樹立雨污、凈污分流觀念,建立滯蓄與排洪排澇平衡;發揮污水廠優勢,重視再生水利用,不依賴濕地解決污水問題;加強水源地保護,做好源頭治污。現今的海綿城市建設中,由于城市土壤的相對板結,水源地保護和源頭治污對其建設成效影響最大。
滯蓄與排洪排澇平衡
2、保障水安全
為滿足城市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自然生態空間被侵占,并陷入人水爭地的困局,這也是我國大部分水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人水爭地問題一定要從空間角度解決,構建水網+綠網+路網格局。如下圖所示,要在城區中修建排洪廊道,設置滯洪區。
平原城市大水網構建
山地城市大水網構建
新開發區大水網構建
3、建好水景觀
作為構建自然系統的重要因素,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水景觀設計中要符合水的自然過程,強調水的生命特征,充分考慮水景觀的人文與自然性,注重水景的動靜結合、形態各異,保證水景觀的多樣性和可持續性。
小結:
我國大部分的水環境問題是由人水爭地造成的,改變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從空間角度出發,做好規劃,構建將水生態、水安全與水景觀相結合的綜合格局,加強協調合作,推進創新,以水為友,實現城市水系統改善,與綠色、灰色基礎設施一同打造城市生態基礎設施,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