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河北省發改委對此前印發的《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行動計劃》)進行了解讀?!缎袆佑媱潯泛Y選了先進環保等10個領域作為主攻方向,并組織實施十個專項行動。其中,先進環保產業包括采用先進技術開展的環保裝備、環保產品的生產經營,環保技術集成及相關服務業等領域。到2020年,該產業將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00億元的目標;顯著提高創新能力,三年間將新建20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同時實現產業機構的優化,培育年銷售收入超50億元企業3-5家,形成以大型企業集團為核心,“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配套的產業格局。另外也將建設2家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
該《行動計劃》為“1+10+3”的架構體系,即1個總方案、10個專項實施方案、3個任務分工方案,并提出到2020年,10個專項領域主營業務收入超1.7萬億元(人民幣),帶動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到5000億元,占GDP比重達到12%以上。
專項行動分三個層次推進。一是實施大數據與物聯網、信息技術制造業、人工智能與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先進環保等5個專項行動。重點是順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快速向實體經濟融合趨勢,做大五個行業的規模,爭取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二是實施生物醫藥健康、新能源與智能電網裝備、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產業發展4個專項行動。重點是推進4個領域提質、增效、高端化發展,增強對全省經濟增長的支撐能力。三是實施未來產業專項行動,重點是順應經濟社會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化趨勢,超前布局重點領域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化開發,搶占發展主動權,在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生命健康、前沿材料等領域取得技術突破,打造未來競爭優勢。
《行動計劃》提出的主要任務是,重點圍繞10個專項行動,組織實施高技術產業化示范、重點技術改造、創新平臺建設、重大科技攻關、標準體系創建、領軍企業培育等6大工程,建設30個以上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和產業集群,促進更多關鍵共性技術、現代工程技術的集成與突破,推動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在冀轉移轉化,努力增強產業創新能力,做大做強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和知名品牌,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質量和對全省經濟的支撐作用。(整理自長城網、燕趙都市網、鳳凰網、河北省政府)
附:《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當前,河北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迫切需要適應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根據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制定本行動計劃(2018-2020年)。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以全球視野統籌布局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服務鏈,以企業、項目、平臺、基地為載體,以人才、技術、標準為重點,以成果轉化、品牌培育、軍民融合為途徑,以要素配置和優化環境為保障,進一步聚焦發展重點,組織實施十個專項行動,建設六大工程和一批產業基地集群,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產業發展新高地,著力打造生物、新能源、高端裝備、新材料產業競爭新優勢,為構建河北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二)行動原則。
1.聚焦主攻方向。按照“河北有基礎、整合資源有條件、未來發展有市場、符合產業技術演進趨勢”的原則,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細分行業和領域,選擇大數據與物聯網、信息技術制造業、人工智能與智能裝備、生物醫藥健康、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與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先進環保、未來產業等10個領域,作為未來三年主攻方向,以重點突破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整體躍升。
2.強化載體抓手。抓要素資源配置,調整財政資金、建設用地等要素配置方向,加大對重點領域內企業、項目、人才、技術的支持力度,形成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合力。抓重點工程建設,組織實施一批技術研發、高技術產業化、創新平臺建設、技術改造等項目,提升行業規模和發展水平。抓政策創新和環境優化,深化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推進軍民融合發展,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技術支撐。抓督導考核,明確目標任務分工,確定市級主體責任,量化考核、加強督導,充分調動各地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積極性。
3.發揮兩個作用。一方面,更好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通過發布專項指南、實施財政補助等形式,引導社會資源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通過實施激勵政策、優化政府服務,增強發展環境的競爭力,大力引進國內外高技術企業和高端創新平臺,調動全球創新資源,實現我省產業發展的“無中生有”。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突出企業在領域選擇、對外合作、投資決策、項目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最大程度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和創新動力。
(三)行動目標。
產業規模實現新跨越。到2020年,大數據與物聯網、生物醫藥健康等10個重點領域主營業務收入超1.7萬億元,帶動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到5000億元,占GDP比重達到12%以上,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企業競爭力得到新提升。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新增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市場競爭力的行業排頭兵企業,打造一批具有較好市場美譽度的終端產品、品牌產品。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