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8日,博天環境迎來了24歲的生日。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環境產業遇到了嚴峻的考驗,而新一年的局勢仍然充滿挑戰。年輕的博天環境將怎樣破解當下的行業難題,開啟迎接25周年的新征程?
“保持前行的力量,我們就會在黑暗中感知曙光,在困難中看到希望。”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趙笠鈞以《前行的力量》為題,向全體員工分享了他對未來的認知,并傳遞了他對趨勢的信心。
一往無前 匯聚勢能
“越是在局面困難的時候,越要一往無前,堅定心中必勝的信念。”在趙笠鈞看來,前行的力量是一種勢能,而運動中的物體只有不斷前行,才能保持自己的勢能。很多時候人們若因為眼前的問題停下,就會失去向前的勢能,也會失去迎來轉機的可能。
趙笠鈞指出,盡管環境產業在2018年經歷了行業之殤,但整個產業的未來趨勢仍將向著規模更大,品質更優,產業集中度更高的方向發展,這個產業趨勢的共識沒有變。在這個趨勢下,未來十年,環境產業一定會誕生千億級的企業。
“我們要用一個更有挑戰性的未來,反觀我們當下的差距和不足。”趙笠鈞認為,24歲的博天環境雖然距離千億級公司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但只要向著目標前行,就會激揚前行的力量,匯聚更大的勢能。
用長期的確定性對抗外界的不確定性
“越是宏大的目標,越是前瞻性的布局,前行的路上也必將遭遇更多的挑戰。但我們不能因外界的動蕩而動搖,正應以自身長期的確定性,對抗外界的不確定性。”趙笠鈞認為要堅定地投資未來,才能收獲更長遠的價值。
2012年,博天環境集團盡管規模很小、資金很緊,但仍堅定地開啟了水業關聯的環境產業布局,陸續成立了在核心設備制造、環境監測與智慧環境管理、土壤與地下水修復等多個業務平臺。這些符合趨勢的開拓,短期看會造成當期利潤水平的下降,但卻能讓公司在未來走得更遠。
隨著時間的推移,博天環境所布局的業務領域也逐步迎來市場機遇的爆發,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不為未來投資,就不會有未來。”趙笠鈞感慨,當初如果沒有堅定地相信未來,做出前瞻性布局,就會在今天錯失市場的機會。
創新驅動未來
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隨著規模的擴大也會帶來更多的問題,只有完成組織變革、團隊建設、文化升級,才能實現企業機體的生長與進化。
過去幾年中,博天環境也正是通過不遺余力的創新,實現了高速健康的發展。在新一年的奮斗中,趙笠鈞提出要從技術、產品、服務、模式、管理等五個維度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創新,為成長注入更大的活力。
“技術的創新需要有產品為載體,才能更好地實現價值;產品的交付是一次性的,需要服務上的創新才能建立起更強的客戶黏性;要推動規模的擴大,需要模式上的創新整合供應鏈的力量;要吸引更好的人才,激發更大的活力,還需要進行管理上的創新,差異化地針對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產業生態、不同分工角色等場景,做好從頂層設計到具體機制的管理創新。”趙笠鈞深入解讀了五個創新維度的內在關系,并堅信博天環境必將在創新中匯聚更大的前行力量。
趙笠鈞相信,有著優秀基因的博天環境,在當前卓越的核心管理團隊帶領下,只要砥礪前行,勇敢面對成長的挑戰,定能創造輝煌的未來!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