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三
某氨類化工產品,如尿素,碳胺及下游產品、純堿等產品的化工企業原有工藝為:調節池→氣浮→厭氧→水解酸化→一沉→好氧→二沉→砂濾→清水池→外排。
此類化工廢水的特點COD 偏低,NH3-N、TN很高但TP很低,屬于嚴重營養失衡類污水,通過投加除氮微生物菌劑降低氨氮和總氮指標,經投加微生物菌劑后實現TN≤5mg/L。
例四
食品加工行業廢水案例:某公司污水處理設施采用工藝為:調節池→氣浮池→初沉池→厭氧池→一沉池→好氧池→二沉池→外排。
在厭氧池和好氧池投加生物增效載體和微生物菌劑后,16小時后進水,進水COD31000 mg/L,第一天排放口達821mg/L,第二天出水達409mg/L,第三天出水達197mg/L,出水指標達標(執行GB8978-1996)。
例五
釀造行業工業廢水案例:某知名百年釀酒企業,由于污水處理總磷超標問題,必須在生化后端投加除磷劑才能達HJ575-2010納管標準。
針對總磷超標問題添加生物增效載體和復合聚磷菌后,在第10天解決總磷問題,目前總磷取樣檢測數值穩定在3mg/L左右,在線檢測一直穩定在2.16-3mg/L之間。
例六
造紙行業工業廢水案例:某造紙企業日處理設計能力15萬噸/d的大型污水處理廠,原有工藝存在三大問題:造紙企業納管排污COD高,對生化系統的沖擊;一到夏天常溫超38℃以上時溫度對生化系統的沖擊;每天處理量為6-7萬噸/d,每天出水指標不穩定的水量沖擊問題。
針對COD過高情況,投加生物增效載體和強化去除COD的活性生物菌劑,利用菌種自身適應性解決38度高溫和水量沖擊負荷的影響,目前各項指標都達一級A標準。
例七
制革行業工業廢水案例:某皮革上市公司,其污水處理系統COD、氨氮超標導致停產。
針對高COD和高氨氮,投加對應微生物菌劑和增效載體后,COD在6小時內從426降到207 mg/L,經過一周調試,氨氮小于6mg/L。
以上7個成功案例都能說明某個單項指標達標效果、原處理設施增容有效,減少后端物化、藥劑技術應用壓力有效,但是單項指標有效,還不能成為行業達標技術,還需要成為某一行業廢水達標技術的論證,這就需要以工業行業實現全生命周期優化控制的行業達標技術創新工程予以提升,各駐點城市從本區域特征性行業廢水集成全國創新技術為起點,通過達標技術創新工程實現實踐檢驗,獲取技術經濟驗證數據,最終推出某行業工業廢水達標技術。
三、顛覆性技術更需進入行業達標技術創新工程
工業廢水零排放,全部用作冷卻循環水系統用水,是2018年環保部技術推薦項目。此項技術提出:將工業廢水不生化處理、不深度處理,直接作為冷卻循環水的水源,實現廢水低成本資源化;推翻了循環水系統控制水質指標的要求,同樣可實現100%不結垢、100%不腐蝕;延長了設備使用年限,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新水費用,總費用僅是其他廢水利用方法的數十分之一。
此項技術實現工業廢水不排放,沒有水環境污染;有機物及揮發氣體在循環過程中降解,水蒸氣不含鹽,不污染大氣,形成的泥渣不含重金屬,達土壤二級標準。
此項技術利用多功能阻垢緩蝕劑將廢水中的微量重金屬離子在設備表面預膜,抑制了陰離子和溶解氧的腐蝕;作用于超飽和鹽類的析出過程,并改變其晶體形態成為水渣,保證循環水設備不結垢;藥劑的陰離子與濁度的陽離子進行電中和,使濁度沒有了電性,不在換熱設備上沉淀結泥。
此項技術把專門冷卻發熱設備的工業循環冷卻水系統變成了降解廢水有機物和廢水無機物固液分離的最佳設施:
01廢水在冷卻塔與空氣交換熱量,空氣中的氧進入廢水中,得到好氧處理,成為好氧塔;
02循環水池中有1000多種微生物,對廢水進行厭氧處理,成為厭氧池;
03循環水的上水管道是兼氧環境,兼氧菌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機物及開環斷鏈;
04換熱器是熱解、催化、超級氧化環境,廢水在換熱器中升溫,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從水中逃逸出的氧與酚氰化合物結合形成二氧化碳和無機物、與氨氮結合形成硝酸根和亞硝酸根、與硫化氫結合形成硫酸根;
05回水管道是一缺氧環境,通過厭氧菌的作用,實現了硝酸鹽脫氮;
06廢水在循環水系統的不斷受熱、蒸發,無機物不斷地濃縮、析出、結晶、沉淀,實現了固液分離的結果
現場考證滄州聯海化工有限公司與孝義市金暉煤焦有限公司經過循環水設備運行處理后,沒有發現新的結垢跡象,實現了廢水回用循環水再利用的目標。
同樣帶來該設備顯示不結泥、無結垢、無腐蝕消息的還有濟南鋼鐵化工廠、聊城東昌焦化、徐州中泰能源、西部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根據上述企業出示的化驗報告,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濟南鋼鐵化工廠2017年4月5日循環水濁度達54575NTU,循環水設備也顯示不結泥;聊城東昌焦化2017年5月6日循環水氯離子18.1萬mg/L,系統設備不腐蝕;徐州中泰能源2017年4月20日電導率348000us/cm,設備無結垢、無腐蝕;西部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氯離子高達57156mg/L。
以上實證數據表明了此項顛覆性技術首先顛覆的是循環水水質控制標準。
顛覆1水質好壞與設備好壞是反比關系,而不是正比關系:水越好則設備越壞,如循環水濃縮倍率4倍時,結垢物質如在水中不符合標準,結垢物質如在設備上,水質符合標準;
顛覆2不要求控制循環水pH值,因為循環水只能依靠加硫酸調節pH值,反倒成為系統腐蝕嚴重的根源;
顛覆3不要求控制氯離子、硬度、濁度、電導、硫酸根、鐵離子、銅離子、硅酸根,因為循環水控制這些指標增加了污染物排放量;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