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自 2018 年開始的全國范圍的營商環境優化工作以來,我國迄今已推出 130 余項相關改革舉措,成效顯著,市場評價穩步提升,已于《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升至全球第 31 位,躋身全球前 40,連續兩年入列全球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營商環境是如何成為深化“放管服”的有力舉措,營商環境與“放管服”的奇妙融合背后,透露的是服務型社會轉型的前世今生。 今天,請隨供水人一起看看“營商環境”的前世今生。一起聊聊,當供水人在聊營商環境時,我們到底在聊什么?
有圖有證據,祝賀祖國母親在全球營商環境排名躍升至 31位!
1
營商環境的前世今生
自2003年起,每年一度的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逐漸將“營商環境”這一概念帶到公眾的視野。其前身概念則是始于二戰后的“投資環境”,通過研究發展中國家項目建設和運營的綜合情況,從而為國際跨國公司尋找理想的投資區位。隨著對投資環境的研究逐漸上升到了理論高度,研究方法逐漸定量化、科學化。越來越多內容成熟的投資環境評價報告不再僅限于國際企業內部流傳。隨著研究體系的完整,投資環境報告排名也逐漸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自此,投資環境評價意義得到了升華,科學的評價城市的投資環境有利于城市的管理者和居民去綜合比較城市發展情況,從而更加有效的推動投資環境的改善,吸引更多的投資,使城市獲得更好的發展。
在投資環境研究中,許多研究者們傾向于將投資環境分為硬環境和軟環境(見表.1),結合厲以寧教授和閔建蜀教授的觀點,構成要素可以用政治環境、市場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自然地理環境、基礎設施、社會服務這七個方面來概括。
表.1 投資環境中硬環境、軟環境的概念
隨著市場準入規則的不斷完善,投資主體進入市場后,運營環節成為企業乃至市場所關注的重點。因此,自21世紀以來,單純的投資環境分析不再能夠全面反映企業運營全生命周期的情況。行業分析隨著市場主體的訴求變化而不斷更新著環境對營商活動的影響因子,例如,企業運營生命周期的指標、知識產權和投資者的產權保護等。
從世界銀行給出的定義來看,營商環境是指市場主體在準入、生產經營、退出等過程中涉及的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等外部因素和條件總和。加之,物質環境在一定時期內的可更改性較低,而制度環境在短時間內可更改性更大,綜上,營商環境也常被看做制度的集合體,是政府為社會和市場提供的一種公共產品,具有“公共價值”。
2
國內營商環境發展的歷程
隨著國內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關注點也逐漸發生了變化(見圖.1)。1980年至今,由經濟背景的變化引導的營商環境相關政策變化可以被劃分成三個階段:鼓勵外商華僑,成功加入WTO(1980-2004);建設法治政府,規范行政執法(2005-2011);經濟背景變換,營商內涵擴大(2012- 2019)。
圖.1 中國營商環境與經濟背景變化的時間軸
2.1
鼓勵外商華僑,成功加入WTO
最初,由于中國需要外商投資來發展經濟,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是我國20世紀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時關注的焦點。在此期間,相關政策的制定主要是鼓勵外商和華僑直接投資。隨后全球制造業產業鏈的生產和加工環節向中國轉移,大量的國際直接投資紛紛進入,大陸掀起了經濟發展的高潮。時間走到2001年,在加入了WTO以后,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總量超越了美國,居世界第一。隨著投資環境評價的逐漸公開化,為了保護投資者及企業合法權益,規范行政執法流程,2004年國務院制定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計劃用1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建設法治政府。
2.2
建設法治政府,規范行政執法
2005年-2011年,外商直接投資處于快速上升期。期間,保障營商環境發展的主要條例有:2005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2006年,規范行政機關依法檢查成為優化投資環境和保護投資者利益的重點工作,如《合肥市優化投資環境條例》。2010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到“深化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
2.3
經濟背景變換,營商內涵擴大
2012年,外商投資首次亮起“紅燈”(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由于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市場需求增速放緩等影響,外資公司感覺到在中國投資沒有之前受歡迎?!笆澜绻S”已經開始逐漸向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遷移。自此,外商投資進入增速換擋期。為改善這一情況,2014年“營商環境”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強調各類企業一視同仁,優化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穩定外商投資的中長期預期,激發外商投資的活力。
然而,2015年-2016年民間投資增速出現了罕見的大幅下滑。民營經濟的變化加速了國家對營商環境建設的力度,201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調研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時強調“進一步簡政放權,優化營商環境”。2016年5月4 日,李克強總理指出“當前民間投資增速有所回落,必須采取有力措施,推動相關政策落地,進一步放寬準入,打造公平營商環境,促進民間投資回穩向好“。自此,營商環境的內涵得到進一步拓展,從穩定外商投資,拓展到了激活民間投資。
3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