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基本信息
推薦單位: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
項目名稱:虹橋港上游海綿城市改造及河道水質提升工程
項目所在地:江蘇省鎮江市
參與環節:投資建設運營
項目詳情
項目概況
虹橋港上游海綿城市改造及河道水質提升工程是鎮江市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中的一個組成項目。它包括:新建小米山路大口徑管道, 提升泵站、高效水處理設施和生態濕地、鋼壩閘及河道整治以及相應的景觀工程。
項目建設主要為解決虹橋港河上游的匯水區域內小米山路、宗澤路和江山名洲等內澇風險點的積水問題和江橋港河上游的水體黑臭問題。為鎮江市增加一座景觀怡人的休閑濕地公園。
主要建設內容為DN2800大口徑排水管915米;0.28m3/s的提升泵站一座之;4座φ3000離線式的高效水處理設施,水處理規模20000m3/d;兩級人工濕地共計4300m2,流量規模為3000m3/d??偼顿Y近10000萬元。
項目示范意義
鎮江市虹橋港上游海綿城市改造及河道水質提升工程,是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項目,它將區域內澇治理、黑臭水體治理與景觀工程建設耦合為一體,在設計與建設中,結合了凈水裝備(高效水處理設施)、灰色基礎設施( 提升泵站和大口徑排水管道)和綠色生態設施的功能,創造了我國海綿城市建設的一種多目標組合的模式。與其它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的工程項目一道,鎮江市在國家第一批海綿 城市建設試點結束后,受到了國家財政部試點補助資金獎勵。鎮江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同時也是國家PPP示范項目。
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礫石床加垂直流濕地
工藝/裝備原理
礫石床+垂直流濕地是由一級采用植物礫石床、二級采用垂直流人工濕地組成的生態處理系統。一級植物礫石床采用粒徑較大的礫石濾料,主要截留粒徑較大的懸浮顆粒物,從而減輕后續垂直流濕地的污染負荷;二級垂直流濕地采用粒徑相對較小的砂石濾料,通過系統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協同作用來實現對污水中有機物、氨氮、總磷的去除。兩級床體都采用防堵的特殊結構設計,有利于濕地的正常運行,減輕維護工作量。
工藝/裝備特點
采用防堵設計,減少運營成本;對有機物、N、P 去除效果好;梯級設計,具體較好的景觀效果;應對水質變化能力強。
工藝/裝備流程圖
項目亮點
1 實施效果
區域內的小米山路和花山路原防洪澇標準由2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消除了居民的小雨積水、大雨內澇的問題;虹橋港河上游由原來的知名的黑臭水體,變為主要指標達到地表水IV類標準的水體;區域內年徑流控制率達到75%。
2 社會效益
為區域內的幾個小區居民解決了多年的內澇問題,使得海綿城市建設獲得市民的廣泛支持;治理好黑臭水體,增加了一個濕地休閑公園,也成為一個海綿城市建設和生態保護的教育地點。
3 生態效益
濕地公園帶來了生物的多樣性,虹橋港河上游已出現了魚類與軟件動特和水生植物共存的生物群落。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