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省級國土空間規劃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統籌城市發展和安全,優化空間布局,合理確定開發強度,鼓勵城市留白增綠。組織開展“美麗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持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開展綠色社區、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到2025年,全省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水平,推動新建公共建筑、居住小區、工業園區等安裝光伏發電系統,實施既有建筑屋頂光伏發電系統加裝改造。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實施農村清潔供暖改造、老舊危房改造和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到2025年,改造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550萬戶;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5%,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率達到40%;有條件的縣(市、區)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全覆蓋。
六、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
(十八)鼓勵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按照國家要求開展綠色技術創新攻關行動,圍繞節能降碳、清潔能源、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領域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培育建設一批綠色技術創新中心、綠色技術創新示范基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牽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產業園區等建立市場化運行的綠色技術創新聯合體,鼓勵企業牽頭或參與財政資金支持的綠色技術研發項目、市場導向明確的綠色技術創新項目。
(十九)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組織推薦國家重大環保裝備技術名錄和環保裝備技術規范管理企業,優先將先進綠色環保產品列入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政策支持范圍。鼓勵各地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支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建設綠色技術創新項目孵化器、創新創業基地。落實國家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加快綠色技術推廣應用。
七、完善法規政策體系
(二十)強化法規政策支撐。落實國家促進綠色設計、強化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嚴格污染治理、推動綠色產業發展、擴大綠色消費等方面法律法規制度,推動制定完善我省相關法規政策。強化執法監督,加大違法行為查處和問責力度,加強行政執法機關與監察機關、司法機關的工作銜接配合。
(二十一)健全綠色收費價格機制。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健全定期成本監審與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探索制定促進污水和污泥處理資源化利用的鼓勵性價格政策。按照產生者付費原則,建立健全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在符合條件的地方探索開展垃圾分類計價、計量收費。持續落實環保電價政策,完善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差別化電價政策。到2025年,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任務。繼續落實居民階梯電價、氣價、水價制度。
(二十二)加大財稅扶持力度。繼續利用財政資金和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環境基礎設施、綠色產業發展、能源高效利用、資源循環利用等項目建設。繼續落實節能節水環保、資源綜合利用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方面的所得稅、增值稅等優惠政策,持續做好資源稅征收和水資源費改稅試點工作。
(二十三)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發展綠色信貸和綠色直接融資,加大對金融機構的綠色金融業績評價考核力度。落實國家《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鼓勵設立綠色產業發展基金。支持保險機構開展綠色保險業務,加快建立健全保險理賠服務體系。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或機構發行綠色債券、碳中和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產業企業上市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產業上市公司通過增發股票等方式和利用公司債、銀行間市場債務融資工具再融資。
(二十四)完善綠色標準、綠色認證體系和統計監測制度。落實國家綠色產品認證制度,加快標準化支撐機構建設,培育一批省內專業綠色認證機構。依據國家相關統計制度,加強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領域統計監測,強化統計信息共享。
(二十五)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完善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配套制度體系,拓展用能權交易試點范圍。完善排污權交易制度體系。落實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推動重點排放企業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健全用水權交易機制,推動水資源使用權有序流動。
各地要根據實際研究提出具體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省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總結好經驗好模式,重大事項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報告。新聞媒體要大力宣傳我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成就,積極宣傳正面典型,適時曝光負面典型,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附件:河南省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21年8月12日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