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福利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日韩久久久久_欧美全黄视频_欧美网色网址

首頁 > 新聞 > 正文

聚焦2023年兩會,如何做好“水”的文章?

時間:2023-03-16 16:37

來源:中國水網

評論(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指出,過去五年我國基本消除了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此外,今年要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加強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技術研發,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全國兩會期間,污水處理、黑臭水體、農村污水流域治理、水資源處理等話題引起了關注,人大代表們及政協委員們也紛紛為其發聲,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們是怎么說的。

全國人大代表、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杰

制定企業污水資源化利用方案和監督機制

建議由相關部門牽頭,結合當地污水廠實際運行情況和上游污水情況,對屬地上游企業污水作為污水處理廠外加碳源開展可行性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污水資源化利用方案和監督機制。對于滿足城鎮污水廠碳源要求的污水,企業可以按照標準進行簡單預處理后排入下游集中污水處理廠,為污水處理廠提供充足碳源,實現資源節約和低碳運行,有利于經濟和環境協同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高友東

進一步加大農村污水治理力

1. 科學制定農村污水排放的分類分級標準。根據農村污水污染物特征,從環境暴露、效應識別、風險評估等方面,加強農村污水污染物的成分劑量、作用時間及環境效應等調查研究,科學制定污染與可自行凈化間閾值。根據受納水體的質量與特點、排放途徑特點等因素,科學規劃功能受納水體、非功能受納水體與可受納排放量,進一步細化污水排放的分級分類標準。充分考慮資源化利用與環境自我凈化能力等因素,在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指標上,因地制宜優化污染物監測指標與黑臭水體整治,做好技術銜接。

2、疏通政策堵點、統籌規劃污水排放與水體治理的技術標準與監管權責。以推動污水資源化利用為導向,在國家層面修訂農村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指導意見和工作指南等,推動各省市因地制宜合理制定污染物排放標準與黑臭水體判定和治理標準。在國家層面建立農村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的監督、協調幫扶機制,打通城市與農村、省市交界間污染排放、黑臭水體整治的監管堵點,明確各級政府的責任與義務,形成城鄉結合、上下聯動的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機制。同時,積極推動科研單位與技術部門的技術幫扶,結合地方實際合理制定階段性工作方案,確保各項技術指標的均一性與銜接性。

3、做好技術儲備,分區分類制定科學處理方案。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推進高效厭氧反應器、化糞池+人工濕地、小型活性污泥系統等,適于我國農村特點的污水處理工藝的深入研究與落地應用,將農村污水處理與資源利用深度融合,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積極推進集成技術開發,根據南北方及各地農村生產生活特點,推進包含農村廁所革命、污水處理與重復利用、黑臭水體整治的集成技術開發,堅持因地制宜綜合整治思路,以散戶分散處理、村莊適度集中、個別就近納入管網的方式,分類分區推進農村環境治理。根據自然條件、環境載荷以及生態環保,制定長遠規劃,將水資源再生、還田利用等因素綜合考慮,儲備一批適合農村未來發展不同階段的環境保護集成技術與治理標準。

4、將污水治理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同步推進,激發村民的主體意識。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將新農村建設作為整體工程,統籌規劃與推進,協同污水治理與環境保護,逐步引導農村生活方式的改變。切實加強生態環保與污染防治的宣傳教育,扭轉固有生活理念,改變傳統排污習慣,樹立文明生活方式,強化環保意識與責任意識。在建設美麗鄉村與人居環境大幅改善的基礎上,引導基層群眾從污水治理與環境保護的旁觀者,向建設美麗家園的責任主體轉變。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郭玉峰

加強牧區生活垃圾和建制鎮生活污水治理

郭玉峰表示,因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牧區生活垃圾、建制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難度大,垃圾收運處置設施及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工程費用高。近年來,已實施的牧區生活垃圾、建制鎮生活污水治理項目中,多數采用城鎮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方式,存在處理設施建設投資大、運維復雜、處理成本高等問題,缺乏可用于北方農牧地區小型化、“傻瓜式”的實用技術。

此外,由于牧區生活垃圾、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具有點位多、規模小、收益少等特點,社會資本參與度低,牧民自籌難度大、收費機制不健全,主要依靠財政資金支持,但多渠道投入機制尚未建立,導致設施建設滯后且運行維護困難。

對此,郭玉峰建議推動小型化、簡易化、無害化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和設備的研發推廣,充分考慮牧區工作實際,因地制宜、分類制定生活垃圾污染物排放標準。

在建制鎮生活污水治理方面,郭玉峰建議加強無動力、微動力等低成本運維的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在北方低溫、寒冷條件下的研究,推廣簡易、低成本、智能化運維的技術工藝和一體化設備。

12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m.fun20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