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雄縣2021年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特許經營項目
推薦單位: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運營
項目所在地:河北省保定市雄縣
項目概況
雄縣2021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特許經營項目位于雄安新區雄縣,是雄縣農業農村局為業主的民生項目。項目總投資18500.34萬元,占地37.28畝,總建設面積640.12平方米。覆蓋雄縣張崗鄉、昝崗鎮、鄚州鎮、雄州鎮、朱各莊鎮、茍各莊鎮、 雙堂鄉、米家務鎮、大營鎮、七間房鄉共 10 個鄉鎮 110 個村, 服務人口約17萬,總規模為8730m3/d,共計74座污水處理站其中污水處理規模50m3/d的 16 座,處理規模 60m3/d 的 3 座,處理規模 100m3/d 的 27 座,處理規模 150m3/d 的 17 座,處理規模 200m3/d 的 8 座,處理規模 300m3/d 的 3 座。并新建 1 座污泥處理站,污水處理站的剩余污泥統一運送至此處進行集中處理,設計處理 規模為 100m3/d(含水率 98%),脫水后的污泥運至雄縣龍灣鎮污泥資源化處理中心或其他政府指定的具有污泥處理資質的單位進行后續處理。配套建設污水收集管線約88千米,尾水排放管線約28.15千米。
污水處理站主要采用以A3O+MBBR處理工藝為主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污水處理后出水標準達到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DB13/2171-2020 一級標準。
示范意義
國務院提出打造雄安新區綠色高質量發展“樣板之城”,加強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有效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本項目兼有提升當地人居環境和保護水生態環境的功能,其環境效益、社會效益不容小覷。項目建成后,將破解當地農村污水治理難題,助力鄉村振興,增強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項目亮點介紹
雄安新區設立后,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啟動白洋淀綜合整治攻堅行動,結合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工作中的難點,確定了入河入淀排污口整治攻堅、納污坑塘整治攻堅等六大專項攻堅任務。
本項目自建成以來,大大改善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本項目的建設正是雄縣重視環境保護的具體行動。不僅可提高農村污水處理率,而且對改善農村水體污染現狀、提高環境質量具有積極作用。
本項目的建設提高了農村基礎設施水平、改善和提高了環境質量水平, 而且對于預防和控制各種傳染病、公害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增加就業機會等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具有深遠的社會效益。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74座污水處理站均采用以A3O+MBBR處理工藝。
(2)工藝/裝備原理
生活污水經收集管網進入閘槽井,后排入地下式調節池,調節池進水口安裝除污格柵,除去大顆粒的雜物。地下式調節池可調節污水水質水量,同時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功能。
污水在地下式調節池內充分調節水質穩定后,經污水提升泵提升至一體化設備內,在一體化設備內污水依次經過厭預脫硝區﹑厭氧區﹑缺氧區﹑好氧區﹑沉淀區,污水中污染因子被微生物充分降解分解后與水分離。好氧區的混合液通過氣提回流裝置回流至缺氧區實現硝化脫氮,沉淀區的底部污泥通過氣提回流裝置回流至預脫硝區,維持系統污泥濃度。好氧區出水流入至沉淀區進行固液分離,上清液經次氯酸鈉消毒后進入清水池后達標排放。當原污水中的磷含量過高,可加入化學除磷劑,強化除磷效果。沉淀池的浮渣通過撇渣器收集后通過管道重力流至地下式調節池。
(3)工藝/裝備特點
該設備具有占地面積小、自動化程度高、成本低、處理效果好,抗沖擊能力強的特點。
(4)工藝/裝備流程圖
(5)項目部分案列照片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