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鎘污染事故應急狀態終止
許德立強調繼續做好后續工作,嚴防類似事件發生
昨日,北江水域污染事故調查處理小組召開工作會議,總結北江水域鎘污染事故調查處置工作。
副省長許德立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繼續做好事故處置的后續工作,嚴防類似事件的發生。
北江鎘污染事故發生后,在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環保總局的大力支持指導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省長黃華華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一系列果斷決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事故調查處理小組按照沉著應對、有序應對、科學應對的原則,堅持綜合防控的方針,眾志成城,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工作,通過采取污染源排查、切斷污染源頭,實施流域聯合調水工程,實施削污降鎘工程,供水系統應急改造工程,加強監測、嚴密監控水質,信息公開等多方面措施,事故處置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北江韶關段上月31日起已穩定達標,飛來峽出水水質鎘濃度實現了總體低于0.01毫克/升的目標,從本月21日起北江全線鎘濃度降至0.005毫克/升以下,水質全面恢復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水平。由于對事故應對及時,處置得當,北江沿線沒有一個城市水廠停水,沒有一個人飲用受污染的水,沒有發生一起群眾恐慌事件,使事故造成的影響小、損失少、危害輕,獲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許德立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正確領導是污染事故處置取得良好成效的根本保證;果斷決策、快捷應對是污染事故處置取得良好成效的關鍵措施;依靠科學、技術支撐是污染事故處置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基礎;信息公開、正確引導是事故處置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環節;齊心協力、群防群控是事故處置取得良好成效的有力保障。
許德立強調,本次事故的發生,在相當程度上暴露了我省有些政府和企業環保意識淡薄、缺乏環境保護自我約束機制,突發性環境事件應急機制不夠完善,環境監管和應急能力薄弱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要以此次北江鎘污染事故為鑒,認真總結吸取教訓,更好防范和處置環境事件,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保障環境安全;二是嚴格保護飲用水源,確保群眾飲用水安全;三是建立健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應對處置能力;四是進一步加強環境監管,建立健全污染源管理長效機制;五是加強責任追究,嚴格落實環保責任。
鑒于北江各監測斷面水質鎘濃度已達到國家地表水水質標準,事故調查處理小組宣布北江鎘污染事故應急狀態終止。
(南方日報報業集團-南方都市報 記者劉茜通訊員符信)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