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中澳合作中國水權制度建設項目專家組羅伯特•斯彼德一行10人,由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劉斌處長、省水利廳水政水資源處祝永華處長等陪同,到義烏考察調研東陽—義烏水權轉讓情況。一同前往的還有澳方水權制度專家托貝•瑪格斯、北亞區域行政主管劉黎巖,中國水科院專家沈大軍、清華大學教授王忠靜、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蓉、周鸝等。金華市水利局、義烏市水務局和東陽市水利局領導及有關人員參加了調研座談會。
中澳專家組這次考察調研的目的旨在獲得現行取水許可和水權實踐情況的準確信息。調研會上,義烏市水務局局長王碧榮介紹了東陽-義烏水權轉讓的背景、內容、過程和體會。王碧榮說,義烏市水資源相對匱乏,人均水資源僅為1057立方米,不到全國人均的一半。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義烏的水資源日趨緊張。東陽和義烏兩市相鄰,同屬錢塘江流域金華江支流,根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思路,義烏市對東陽市提出向橫錦水庫購買部分用水權的要求。兩市經過積極接觸,取得一定進展。2000年11月24日,義烏、東陽兩市領導在義烏銀都酒店簽訂了橫錦水庫轉讓部分用水權的供水合同。義烏市出資2億元人民幣一次性買斷東陽橫錦水庫每年4999.9萬方水的永久用水權。水庫水質達到國家一類飲用水標準。義烏市向供水方支付當年實際供水量每方0.1元的綜合管理費。綜合管理費中的水資源費按省有關文件規定平均價進行調整。義烏市直接向東陽市買水,以平等、自愿的協商方式達成交易,突破行政區劃限制,實現了區域資源統籌,區域資源共享。通過水權交易,把上游東陽的富余水量轉讓給嚴重缺水但經濟高速發展的義烏使用,使水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提高了水資源的使用效率,推動兩地互利合作和共同發展。
在座談中,中國水科院、清華大學等專家提出,水庫按合同提供水量不夠怎么解決?金華市水利局阮副局長說,這次水權轉讓是經過兩地水資源需求的充分論證,橫錦水庫經過30多年的運行,水量是可以保證的。最近水庫除險加固后水位又抬高4米,蓄水增多,再加上水庫合理調度、多方引水,基本上不存在供水不足的情況。現在金華全市范圍已編制水資源統籌規劃,2010年、2020年都有供水規劃,一個水庫就更不存在這個問題了。有專家提出,水庫一類水質可以保證嗎?東陽市水利局丁局長說,東陽市加強水源保護,水庫上游的移民遷出來,水質會越來越好。
澳方專家羅伯特•斯彼德提出義烏市出資2億元購買水權和每方0.1元的綜合管理費是如何確定的?義烏市水資源開發公司副總經理樓海水說:這是共同協商確定的。水權轉讓費就相當于義烏市拿出每方4元錢的水庫建設費,在東陽造一個水庫。綜合費是當時水資源費、工程運行維護費、折舊費、大修理費、環保費、稅收、利潤等所有費用測算構成。若省級以上有規范性文件需新增有上交要求的規費,東陽方將按文件規定向義烏方收取。澳方專家還提出水量從哪里起計,運行中水的損失由誰承擔?樓副經理說,義烏市從橫錦水庫一級電站尾水處接水計量,其計量設備、計量室由義烏方投資建設,雙方共同管理。橫錦水庫的正常運行管理、工程維護等由東陽方負責。引水工程管理和運行中水的損失由義烏市水資源開發公司承擔。
澳方專家還問,義烏市2003、2004年遭受大旱,城市居民生活占用了農業灌溉用水,你們是如何補償的?王碧榮局長說,義烏市采用兩條途徑來解決,一是資金補助,二是工程補償。2004年義烏市政府已補助相關農民用水損失200萬元資金,當地鎮街也補助農民300萬。這些年市財政每年拿出1億元資金建設各類水利工程,發展節水灌溉,解決農業用水和農民飲用水問題。
這次專家組考察,還調研了義烏、東陽兩市取水許可辦理、農業水費收繳、用水計量、水質監控等問題,還探討了水資源分配規則、水權轉讓法律問題等。調研中,考察組專家深有體會地說:在水權轉讓中我們沒有想到的,你們義烏、東陽都實踐過了;我們沒有遇到的難題,你們也都解決了。你們的經驗值得借鑒。
義烏市水務局 曹申生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