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863計劃在微咸水開發利用方面,構建了沿海半干旱地區小流域尺度微咸水高效利用、多種水資源合理配置的循環利用的新模式,創制了以小流域為尺度的微咸水、咸水農業利用為中心、兩水攔蓄調水調鹽為關鍵、沿海漁農復合為目標的水、土、生物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模式及其技術和工程體系,使萊州王河沿海流域地下水礦化度分別由原來的4.226‰降至3.649‰和1.526‰降至1.061‰,下降幅度為13.65%~30.47%,而未采用該技術的地下水礦化度僅下降10%。微咸水灌溉安全指標上限由傳統的0.3%提高到0.5%,用大于0.3%礦化度的地下苦咸水灌溉,糧食產量比不灌溉增產30%~60%,2004年,萬畝3~5g/L地下礦化灌溉試驗,冬小麥畝產265.99kg,2005年為428kg。
集成了半濕潤區微咸水安全高效滴灌技術體系,采用自主研發并獲得國家專利授權的懸掛式高分辨率電子稱重蒸滲儀,獲得了微咸水滴灌條件下代表性作物的耗水規律及耗水量與礦化度的關系曲線。該技術將微咸水處理、水鹽調控和滴灌施肥灌溉以及農藝措施結合在一起,形成的技術體系比國外更完整。提出了污水灌溉條件下氮素在土體中的轉換運移過程的模擬技術,建立了氮素運移的基本方程和求解方法,用于污水灌溉條件下的污染物運移的分析研究預測,完善了再生水混灌、輪灌技術體系。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