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城建設計院塵峰副院長山東城鎮水會期間接受了中國水網專訪,就水處理技術應用、山東水供狀況、污水資源利用等方面的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水技術的應用——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塵峰副院長認為,不管是給水處理還是污水處理技術,只有適合工程自身實際條件的處理技術才是最好的,沒有哪一種技術一定比其它處理技術好。在水處理工程的技術選擇上,現在許多地方沒能很好地結合當地的水質條件、處理要求、經濟發展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熱衷于選擇當時高精尖的處理的技術,如在污水化處理技術領域被熱烈推廣的MBR工藝, MBR工藝確實具有占地面積小、處理效果好等突出優點,但是它有建設投資高、膜的更換成本高、維護維修成本高等的突出劣勢。高昂的運營成本,最終還是要由廣大居民承擔。
在塵峰先生看來,利用新的處理和控制設備,對許多優秀的傳統水處理技術進行升級換代,不但能保障處理的水質達到國家新的規范標準的要求,還能降低建設的投資和運行的能耗。比如慢濾池過濾技術,給水在50~60年代尚有采用,以后也很少有使用的,國內都科書很少介紹此種濾池。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為了減少占地面等,我們熱衷于不斷地提高濾池的濾速、推廣各種形式的快濾池,但是隨著人們對水質安全意識和供水質量的的不斷提高,慢濾池處理水質優異、能耗低等的優勢又越來越突出。國外尤其是歐洲等國家為保證水質,很多以慢濾池處理作為最后把關設施。慢濾池可以利用濾層表層中的微生物群,捕捉、氧化分解水中的有機污染雜質,起著生物濾池的作用。我國不少飲用水水源受到有機物等的污染威脅,而慢濾池具有生物凈化作用,因而能對有機物、微生物進行有效去除,起到一般快濾池不能達到的作用。塵峰先生認為,國內對慢濾池的研究和關注尚不夠深入,在當前原水有機物、微生物日益增加的情況下,應當把慢濾池的推廣應用列到議事日程上來加以探討。
快濾池能夠節約土地,減少占地面積,這是好的一面;而現在國家的水質標準提高了,好多的快濾池面臨著淘汰。淘汰之后,有一種辦法是把這種濾池改成比較先進的新型濾池,還有一種辦法是把它改成膜處理工藝,使用新一代的水處理技術。但是,傳統技術的改造應該更加適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盡量對原有的構筑物、土建設施等充分利用,這要比把它們砸掉重建強得多。除非在特殊情況下,確實沒辦法,必須要砸掉,再考慮完全重建。
山東供水方面的主要問題
據介紹,山東以前使用地下水比較多一些,開采量極大,而早期人們又忽略了對地下水的補源工作,造成了該省一些地區地下水的開采量遠遠大于補給量,致使地下水位下降,部分地區超采,形成地下水漏斗。所以現在開始大量利用地表水,比例越來越高,如濟南、青島、煙臺等地區,都是以地表水為主了。對于地表水處理,塵峰先生認為,現在的問題是,絕大多數注重水廠處理工藝、技術的更新和提高,而不大注重水源的保護。另外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要從取水水源上降低成本。在一些水庫的入水口,應當采用一些生態處理技術,如土地慢濾結合生態處理,這樣可以把大部分的污染物質在取水的初期就去除掉。這種方式在發達國家已經有過很多年的實踐。我們以前主要關注由河流、水庫中取水后的給水廠的處理的水質和效果,塵峰認為,現在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水庫等水源的保護上,這樣可以大大減少處理難度、減少投藥、降低處理成本等。
塵峰先生介紹,現在,國家的新的水質標準已經出出臺,在濁度等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就山東的水廠來說,不管是現代的還是傳統的,達到新的指標是完全可能的。但是,采用不同的方法,達到同樣指標的成本不一樣,管理要求的復雜性也不一樣。當前,水廠的改造成本都是由自來水公司來擔負,或者水務集團來擔負的,但是這個最終還是會體現到水價上,還是要把成本轉化到老百姓那里。如何減少水庫漏失量以及供水企業的產銷差問題,這是另外的重點。
北方城市更應當重視污水回用
塵峰說:“當前,北方城市的缺水問題很嚴重,優質的新鮮淡水總量不足。黃河水也好,南水北調水也好,只盯著“好水”是不行的,你要把各種水資源都看作是水,包括中水等。”中水其實也是淡水之一,是可以用于工業生產的。現在牽涉到管網問題,還有管理體制問題,造成中水回用的困難。如果北方城市能做到優水優用,質量略差的水用到要求不高的工業生產中去,那解決北方的缺水問題就是完全有可能的。
山東在中水回用方面發展很快,建了好多的中水設施,但是缺少用戶。本來好多用戶可以在生產中使用中水的,但是由于部門條塊分割和部門利益的限制,它們就不使用中水。另外還有經濟方面的原因,如果這些用戶要用中水,還需要一些分質供水方面的改造,因為兩個供水系統分開的。這就需要花一些投資,但是長期來說是好的:對社會、對企業本身、對整個水資源的平衡都是有好處的。此外的制約因素就是價格杠桿問題,如濟南的水價提高以后,中水使用的額度比以前大多了,關鍵是經濟利益的趨勢。另外還有政策法規及輿論宣傳的引導,一提到中水回用,許多人重點考慮每家每戶的居民使用,這種觀點塵峰并不贊成:一個是每家每戶的管線改造費用太貴,整個的系統改造太復雜;再一個,中水畢竟是有一定污染風險性的,各種指標并不能完全保證沒問題。他認為,中水回用不能對著千家萬戶來做,重點是要滿足用水大戶,它們用水量比較大,比較集中,對水質要求不是太高,把它的需求替換下來,就能大大緩解北方對優質淡水的總體需求。
山東省污水處理、中水回用前幾年的工作,主要是靠政府的支持,在中央財政、省政府、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下,建了很多污水處理廠。而現在,水這個行業有利可圖了,掙錢不多,但是賠錢的可能性也小了,再加上山東省相關的政府部門也比較開明,因此,近幾年山東省在污水和供水行業的市場化運作比較好,全省150座污水處理廠中,已有139座污水處理廠為企業,其中63座污水處理廠已經采用市場化方式運作,有26座位于南水北調沿線。(中國水網 全新麗)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