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里諾爾湖水鳥
水業萬里行自2005年開始,成為水業每年金秋的盛事。出行的考察不僅能愉悅心情,更能從水業人的角度來看到如今水資源和水景觀的變化。今年,水業萬里行也選擇了東北之行,將探訪這個肥沃而富饒的地方。
我們的第一站,就是達里諾爾湖。達里諾爾漢譯“像大海一樣寬闊美麗的湖”,古稱“魚兒濼”、“捕魚兒湖”、“答爾海子”等。湖周長百余公里,呈海馬狀,湖周圍草地緩升,百里際天,僅東南角地勢下沉,曼陀山斜橫而出,視為屏障。達里諾爾湖還有崗更諾爾和多倫諾爾湖兩個姊妹湖,亮子河、貢格爾河、沙里河宛若引線一樣將三個湖泊穿在一起。
達里諾爾湖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大淡水湖,水質為氯化物重碳酸鈣鎂型水,鹽分以碳酸鹽為主,酸堿度在9.4~9.6之間,近幾年來,由于連年干旱等原因,蒸發量大于補給量,湖面有所收縮。我們到達達里湖的時候,水岸線已經收縮了2-3公里。只留下一些尚沒有完全干涸的河床。
達里諾爾湖水鳥的腳印
達里湖的水十分特別,我們的隊員想用湖水洗手,反而越洗越油膩。也正是由于其獨特的水質,使得外來魚種難以存活,湖內只產兩種魚,即鯉魚、華子魚(瓦氏雅羅魚),年產鮮魚60萬公斤,達里諾爾湖產的魚肉質鮮嫩細膩,營養豐富,有鳥類134種。
我們在岸邊,看到達里湖遠處的水鳥在自由的覓食,雖然達里湖被稱作第三大天鵝湖,但是,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看到天鵝。都說今年內蒙旱情,但是,從達里湖上并未見太多旱情蹤跡。不過,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未來幾天的水系,他們反差各異,也許將真實的反應今年的旱情。
編輯:姚森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