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福利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日韩久久久久_欧美全黄视频_欧美网色网址

首頁 > 新聞 > 正文

2011中國水戰略與水安全高層論壇在京召開

時間:2011-04-18 09:43

來源:水利部

評論(

  4月15-16日,由中國工程院和水利部聯合主辦的“2011中國水戰略與水安全”高層論壇,在即將迎來百年校慶的清華大學舉行。水利部部長陳雷、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致辭,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汪恕誠講話。陳雷強調,要加快夯實水利基礎,強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努力推進水利改革發展新跨越。

  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作特邀報告,清華大學黨委書記胡和平致辭并作特邀報告,中國水利學會理事長敬正書致辭。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沈國舫出席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雷志棟主持論壇開幕式并作總結。中國工程院院士陸佑楣、張建云、馬洪琪、張超然、王浩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光謙作特邀報告。

  陳雷在致辭時簡要介紹了“十一五”時期水利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水利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強調了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影響。他說,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和緊迫任務。他強調,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加快夯實水利基礎,強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努力推進水利改革發展新跨越。

  第一,堅持科學發展主題,加快轉變傳統水利發展模式。我國水情特殊,水利基礎薄弱,歷史欠賬較多,實現水利現代化還需付出更為艱辛的努力,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是解決水問題的關鍵。我們所謀求的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是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發展,是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統一的發展,是保障經濟與改善民生統一、人與自然和諧、東中西部協調的發展,是長期、穩定、可持續的發展。近年來,水利部黨組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總結治水經驗教訓,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這是對我國治水理念的豐富和發展,是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規律和水利發展規律認識的總結和深化。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堅持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進一步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大力推進民生水利,加快轉變水利發展模式,始終走科學發展的道路。

  第二,堅持統籌協調推進,加快突破水利重點薄弱環節。我國洪澇災害、干旱缺水、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問題十分突出,治水管水任務極其艱巨,水利改革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必須把水利現代化的總體目標與階段性發展目標有機結合起來,把全面協調推進與重點難點突破有機統一起來,盡快在最為突出的薄弱環節建設上取得突破,加快解決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問題。

  第三,堅持高效持續利用,加快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在加快水利建設的同時,牢固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認真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力相協調,確保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要全面落實水資源管理行政首長負責制,強化水資源管理監督考核,推動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

  第四,堅持預防保護優先,加快構建水生態安全保障體系。按照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要求,堅持預防保護優先、自然修復與人工治理結合,從源頭上扭轉水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第五,堅持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建立水利良性發展格局。必須圍繞科學發展主題,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著力消除制約水利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第六,堅持依法治水管水,加快推進水利法治化進程。必須把依法治水管水擺上突出位置,作為增強水利公共服務能力、提高水利社會管理水平的關鍵舉措,切實下大力氣抓緊抓好。

  第七,堅持科技興水戰略,加快提升水利科技創新能力。必須把科技進步作為重要推動力,把解決水利實踐中的重大問題作為水利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務,大力提升水利科技創新能力,切實把科技興水戰略落到實處。

  第八,堅持開展水情教育,加快形成全民參與治水的良好氛圍。我國是世界上治水難度最大的國家。加快水利改革發展,必須大力開展基本水情普及宣傳教育,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水利建設,形成治水興水的強大合力。

  陳雷最后說,水利改革發展迎來重要機遇,同時也面臨嚴峻挑戰。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水問題,保障水安全,需要各位院士、專家、學者出謀劃策和貢獻智慧,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我們真誠希望與會代表能夠暢所欲言、深入交流,相互啟迪、集思廣益,凝聚共識、加強合作,更好地發揮橋梁紐帶、決策參謀和科技支撐作用,為加快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道路,促進經濟社會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周濟在致辭中指出,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為中國未來發展做出了重大決定,明確提出,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根本的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關鍵的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出臺的第一個水利綜合性政策文件。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把水利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注重科學治水、依法治水,促進水利可持續發展,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道路。

  周濟強調,10年來,中國工程院圍繞全國和區域性水資源發展戰略問題,組織院士和專家連續開展了系列咨詢研究課題,取得了豐碩成果,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評價,也贏得了有關方面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希望專家們緊密圍繞論壇宗旨,弘揚科學精神,發揚學術民主,瞄準科技前沿,把握發展方向,服務國家大局,深入探索和討論事關水戰略和水安全的重大問題。要繼承和發揚水利戰線同志們的優良傳統,發揚好的會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創新發展思路,提出真知灼見,為我國水利事業的科學發展,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出積極貢獻。

  汪恕誠在講話中指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十一五”期間我國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戰勝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保持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十二五”期間,要更加注重科學發展。水利事業在新的歷史機遇面前,要堅持人水和諧、科學發展的理念,加快實現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一是要把握我國干旱缺水、人均水資源不足的基本水情,把節水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二是要樹立給洪水以出路的理念,在防洪體系建設中妥善處理好局部與全局、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關系。三是要堅持以保護生態為前提,優化配置水資源,充分考慮生態用水,強調生態水量、生態流量、生態水位、生態調度等,切實保護好地下水。四是要注重技術經濟可行性,對揚水灌溉、海水淡化等,要做好技術經濟比較,充分考慮建設運行成本。

  胡四一在作特邀報告時指出,在未來的水資源研究中,要高度重視宏觀戰略問題的探索,在更大的時空尺度上研究水、生態系統、社會經濟之間的關系;要高度重視自然科學、工程技術,以及社會、人文科學的交叉、融合與滲透,綜合性、創造性地解決中國水問題;要高度重視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應用,以水利信息化帶動和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不斷強化解決中國水問題的科技支撐。從水文水資源、防汛抗旱減災、水環境與水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農村水利、河湖治理、水土保持和流域重大水利科技問題等八個方面的科技需求入手,為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堅實的科學技術和事實依據。

  本次論壇設水能開發與低碳經濟、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可持續發展、洪澇防治與江河治理、水管理與水安全和水利教育與科技創新等五個議題。包括28位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內的來自全國各地150余名代表出席會議。清華大學、中國水科院等單位師生300余人參加會議。

編輯:孫寧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m.fun20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