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4-10 06:55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谷林
近日,宜興環??萍脊I園(以下簡稱“環科園”)進行“擴容”,將宜興另一環保名鎮---高塍鎮納入統一管理,以實現宜興環保內部的協同效應和互補優勢,打造國際一流的環保園區。宜興市委常委、宜興環科園管委會主任朱旭峰介紹,宜興環保產業面臨蓬勃發展機遇,正上演一場“大戲”。
朱旭峰介紹,宜興環保產業發展在“優二進三、先行先試”等原則下,還將堅持“高舉高打”,用足用好“中國唯一”,以贏得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及相關部委的重視,爭取國家給以相應的戰略匹配資源,率先從權威性、號召力和影響力上占領制高點。
據介紹,在國內及區域內整合之外,宜興環科園正放眼國際,與日本、芬蘭、瑞典等國家建立互動交流及合作機制。去年9月,環科園與芬蘭拉赫蒂市科學與商務園簽訂了友好合作園區協議,今年2月,芬蘭拉赫蒂市市長杰凱•米拉維塔等芬蘭拉赫蒂市政府代表團成員一行來訪環科園。同月, “中國宜興(東京)節能環保產業交流會”以及與日本環保行業、企業交流會也分別在東京和大阪等地舉行。5月,宜興環科園還將奔赴瑞典等地進行尋求合作。
朱旭峰介紹,宜興環科園希望借助與世界各國的合作,整合更多優勢資源,并促進國家更多地重視與支持。他希望,國家可以對環科園出臺一些標準等方面的引領性政策。并給以更多地資金支持和資本平臺開拓,最終實現宜興對全國乃至世界環保資源的聚集,從更廣范圍內集成各類優質資源要素,做強產業、做大總量。
對于宜興環保產業發展,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所所長、中國水網顧問總編傅濤認為,從聚集效果來看,對于宜興來說,在環保產業制造業基礎之外,相應研發、設計等內容的“離岸”發展模式更明顯,在宜興聚集更多的是市場。
作為“環保之都”,為什么在國家太湖治理專項中,宜興的企業沒有太大作為?傅濤認為,除去國家專項政策自身的問題之外,太湖治理中國宜興企業面臨的問題,主要因為缺乏“客戶需求對接”,沒有“效果跟進”。從國家治理的角度,國家需要的是治理效果,但宜興的企業一般只能提供“設備提供”,沒法與需求直接對應,分擔不了管理者對治理效果的責任,自然沒法在前端實現參與。從需求的角度,傅濤認為,宜興可以憑借其他區域無法比擬的環保產業基礎,打造中國乃至世界的“環境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地位。
朱旭峰認為,宜興環保產業,目前存在“小而散”的問題,未來發展,需要大的平臺,集成優勢企業,打造宜興環保產業發展的“正規軍”。
他介紹,宜興環保產業,以環科園為重點,將形成一個大的舞臺,面臨蓬勃發展機遇,正上演一場環保“大戲”,管委會作為制片人,希望更多的“導演”“演員”入場。
據了解,基于共同的發展愿景,宜興環科園將與中國水網在未來進行更深入地合作。
編輯:谷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