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臨近年末,水處理行業又發生了諸多大事,上到國家層面下到省市,各種政策指導規劃頻頻頒布,涉及污水處理、水污染防治、水利發展、環境污染犯罪。本文簡要為大家介紹下2016年12月,中國水處理行業發生了哪些大事,詳見下文。
《福建“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亮點解讀
12月6日,《福建省“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印發,為污染防治、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環境風險管控等工作指明方向。
總體目標
到2020年,水、大氣、生態環境質量總體優良,土壤環境穩中趨好,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有效控制,污染防治能力顯著提升,輻射環境質量繼續保持環境正常水平,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明顯提高,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海岸帶等資源有序開發,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綠色生產和綠色生活水平明顯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南京發布《關于對重污染企業征收 差別化污水處理費的通告》
根據南京市物價局、財政局、環保局、水務局等四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實施差別化污水處理收費政策的通知》(寧價工[2016]262號)文件要求,現就做好差別化污水處理征收工作通告如下:
一、按照污染者付費原則、多排污多付費原則,對重污染企業實施差別化污水處理費征收政策,被環保部門評為紅色等級的企業,污水處理費在現行的標準基礎上加收0.6元/立方米;被評為黑色等級及連續兩次(含)以上被評為紅色等級的企業,污水處理費在現行基礎上加收1元/立方米;被評為綠色、藍色、黃色等級的企業,污水處理費執行現行標準不變。
南京市環保部門定期組織企業環保信用評價、向社會公布評價結果,并根據省級環保部門的要求,公布其評定的國控污染源企業環保信用評價結果。
二、南京市供水節水管理處負責全市重污染企業差別化污水處理費征收工作。納入差別化污水處理費征收名錄的企業應按月及時向南京市供水節水管理處上報單位基本信息和月度水量報表,并按時足額繳納當月加收的污水處理費,主動接受征收部門的核查、審計。
三、未按規定按時足額繳納污水處理費的企業,管理部門將按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江蘇省污水處理費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等相關規定,責令限期繳納,逾期拒不繳納的,處應繳納污水處理費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
《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布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以江河流域系統整治和水生態保護修復為著力點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明確到2020年,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80%以上,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27萬平方公里,地下水超采得到嚴格控制,水生態環境狀況明顯改善。
規劃明確,到2020年,在節約用水方面,全國年用水總量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分別降低23%和20%,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以上;在城鄉供水方面,城鎮供水水源地水質全面達標,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以上,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達到85%以上;在農村水利方面,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000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億畝,新增小水電裝機容量500萬千瓦。
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日前,發改委發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地方科技、工信環保等有關部門認真貫徹執行《“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指出,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加強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加快煙氣多污染物協同處理技術及其集成工藝、成套裝備與催化劑開發,攻克低氮燃燒和脫硝工藝氨逃逸控制、PM2.5和臭氧主要前體物聯合脫除、窯爐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研發脫硫、脫硝、除塵、除汞副產物的回收利用技術。探索揮發性有機物(VOCs)源頭控制方法,研發推廣吸附濃縮、低溫等離子體凈化、生物法脫臭、光氧化和光催化等末端治理及組合治理技術,在石油石化、汽車噴涂、印刷等行業開展VOCs治理,推進吸附材料再生平臺示范建設。到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質量效益顯著提升,高效節能環保產品市場占有率明顯提高,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有利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制度政策體系基本形成,節能環保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
“兩高”再出司法解釋打擊環境污染犯罪
2017年1月1日起,環境影響評價機構或其人員,故意提供虛假環評文件,情節嚴重的;強令、指使、授意他人修改參數或者監測數據的,將入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環境保護部今日在北京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的有關情況,并公布了8起環境污染犯罪典型案例。
為依法懲治有關環境污染犯罪,2013年6月,“兩高”聯合發布《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2013年解釋》)。此次是1997年刑法施行以來,最高司法機關就環境污染犯罪第三次出臺專門司法解釋,且距《2013年解釋》的公布僅三年半左右的時間。《解釋》將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發改委、證監會聯合推動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工作
近日,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16〕18號)、《國務院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60號)等文件精神,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資產證券化融資,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相關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確了資產證券化PPP項目的范圍和標準。指出將積極推動嚴格履行審批、核準、備案手續和實施方案審查審批程序,簽訂規范有效的PPP項目合同,工程建設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已建成并正常運營2年以上,投資回報機制合理,現金流持續、穩定,原始權益人信用穩健,具有持續經營能力的傳統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進行證券化融資。優先選取符合國家發展戰略、主要社會資本參與方為行業龍頭企業的PPP項目開展資產證券化。
編輯:李艷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