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福利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日韩久久久久_欧美全黄视频_欧美网色网址

首頁 > 新聞 > 正文

《上海市水資源保護利用和防汛“十三五”規劃》發布(附全文)

時間:2017-01-24 10:28

來源:中國水網

評論(

通過推進“潔水”“暢水”“活水”專項行動,實施100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開展1.2萬公里鎮村級河道疏浚,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市鎮村級河道輪疏一遍。在發現釘螺的河道實施血吸蟲防治工程。加快推進河道養護作業市場化,規范河道養護管理,持續開展引清調水,實現水體有序流動,改善河網水質,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全市中小河道、斷頭河黑臭狀況;2020年前,全市力爭全面消除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劣于Ⅴ類水質水體,營造生態宜居城市。

2.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配合郊區村莊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同步推進約30萬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根據污水系統、村莊道路、河網水系、受納水體等現狀情況,采用就近污水納管外排處理或污水就地處理方式,進一步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實現村莊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可達地區農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健全完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長效管護機制,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3.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監測體系,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強開發建設過程的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控制水土流失,減少環境破壞,實現開發建設與環境保護并舉。

(五)著力轉變農業農村發展方式,加快農田水利配套水平和灌溉效率的提高。

1.完善農田水利設施配套。聚焦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結合兩輪“農林水三年行動計劃”,實施糧田52.2萬畝、菜田1.75萬畝、經濟作物1.2萬畝的水利設施配套。重點加強新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農業重點鄉鎮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提升設施糧田、菜田、果林水利設施配套;推廣果林等經濟作物的噴灌、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2.推進低洼圩區達標改造建設。以全面提升松、金、青等低洼圩區排澇能力為重點,持續推進101個(受益面積78.2萬畝)低洼圩區達標改造建設,重點實施更新改造泵閘和加高加固圩堤,消除“十年一遇”以下排澇標準圩區,“二十年一遇”圩區標準達到65%,圩區除澇設施達標率90%,進一步增強圩區抵御洪澇災害能力。

3.健全農田水利設施長效管理。全面推進農田排澇設施的規范化管理工作。總結灌溉設施長效管理試點經驗,探索建立農田灌溉設施長效管理機制,確保灌溉設施長久發揮效益。

(六)著力推進灘涂科學利用與生態保護,實現灘涂資源的動態平衡。

1.推進農用地灘涂整治項目建設。順應長江經濟帶聯動發展戰略,按照長江口綜合整治開發規劃的要求,積極支持航道疏浚土和工程渣土的資源化利用。結合河勢控制工程,全面完成橫沙東灘七期、八期灘涂整治(成陸);抓緊實施南匯東灘促淤二期和整治一期工程;積極推進長江口北支中束窄工程,開展崇明北沿防汛除澇工程,減輕咸潮倒灌,支撐崇明生態島建設。

2.推動建設用地灘涂整治項目建設。在保證渣土品質基礎上,統籌工程渣土的資源化利用,支持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完成長興潛堤后方、浦東機場外側1#、2#圍區和長興島零星灘涂整治工程,積極推進實施金山區龍泉港西側產業項目用海,開展龍泉港東側產業項目用海前期研究。

3.開展生態促淤,培育濕地。注重河口灘涂生態保護,合理進行人工生態促淤,保障濕地資源總量動態平衡。

(七)著力推進水務智慧管理,持續提升水務公共服務與管理效能。

1.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水資源管理體系。建立市、區及重點企業(集團)的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實施區域和企業用水的總量控制與管理。嚴格取水許可審批和管理,嚴控地下水開采。加強節水“三同時”評估與監管,推進對大用水戶實時監管體系建設。滾動實施市級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大力推進節水載體示范活動。推進工業節水工作,抓好月用水量5萬立方米以上重點監管工業企業的對標和節水技術改造,進一步減少全市工業用水總量。公共建筑必須采用節水器具,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節水標準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鼓勵居民家庭選用節水器具。實現河湖水域面積只增不減,2020年前,全市河湖水面率提高到10.1%。

2.聚焦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進水務科技創新。優化健全科技體制機制,強化科研基礎能力;加強科技管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突破基礎性研究瓶頸,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水務標準化體系,規范標準化工作。重點圍繞飲用水安全、城市綜合防汛安全、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態修復、長江口綜合研究、數據共享及云服務等5大方面,開展黃浦江上游生態水源湖(庫)供水保障體系、排水防澇體系和海綿城市建設、提升城區河網生態承載力和水生態修復、現代農田水利等關鍵技術研究,支撐水務重大工程建設。

3.加強水文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水文監測預警預報體系。完成長江口和省市邊界水文水質監測站網建設,推進市水環境監測中心實驗室和巡測基地建設,構建以省際邊界來水和水源地為主的監測預警預報體系。

4.依托“水之云”服務平臺,建設“智慧水網”。建設網上政務大廳,創新公共服務方式,加強工程建設、規劃、許可、監管、執法網上流轉和并行協同,提升公共服務應用;加強資源紅線管控,擴展水資源監測管理,建設“智能供水”和“智能防汛”,深化河湖水面動態變化監測評估,拓展水務專業網格化管理應用,提升行業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水信息基礎數據庫及行業管理應用,建設“水之云”平臺,實現全局信息化基礎設施、數據和應用的資源化、集約化建設和管理;加強網絡和信息安全,提升標準規范水平,確保信息化高效有序、安全可控。加強熱線管理,提高市民熱線服務質量,努力打造水務熱線服務品牌。

(八)著力推進水務依法行政,持續提升水務行業保障和服務。

1.完善立法草案起草,確保制度建設科學民主。在保障城市運行水安全方面,起草供水管理、原水引水管渠保護、黃浦江防汛墻保護、海塘管理等地方性法規、規章的修訂和制訂;在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方面,進一步貫徹落實“三條紅線、四項制度”,起草水資源管理、節約用水管理等地方性法規、規章的制訂和修訂;在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保障方面,加強排水管理和水土保護制度建設,起草排水管理、水土保持管理等地方性法規、規章的制定和修訂;在提升行政管理服務水平方面,制定水務評估評審、水務行政許可聽證辦法、修訂水務行政審批辦理規程等規范性文件。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m.fun20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