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福利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日韩久久久久_欧美全黄视频_欧美网色网址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福建省泉州市政府印發《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

時間:2017-09-21 09:59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政府

評論(

中國固廢網獲悉,泉州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流域、森林、海洋、濕地、耕地等重點領域和禁止開發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重要區域生態保護補償全覆蓋,補償水平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基本形成公平合理、運作規范、相互銜接、積極有效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工作目標,具體全文如下:

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國辦發〔2016〕31號)以及《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閩政〔2016〕61號)精神,完善我市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進一步加大生態保護補償力度,加快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為重點,加快健全多元化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逐步擴大補償范圍,合理提高補償標準,促進補償規范化、制度化,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為打造“創新、智造、海絲、美麗、幸?!钡默F代化泉州而奮斗。

(二)基本原則

統籌協調,共同發展。將生態保護補償與貫徹落實中央、省里支持泉州進一步加快發展戰略部署、加快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推進脫貧攻堅戰等有機結合起來,支持重點生態功能區、重點流域上游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等區域加快綠色發展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促進沿海和山區協調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

責任共擔,區別對待。科學界定保護者與受益者的權利義務,明確保護者、受益者在生態保護與補償方面應承擔的責任,形成與受益程度、保護成本、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相適應的補償資金籌措和分配機制,使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

多方參與,加大補償。發揮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的主導作用,健全體制機制,增加公共財政對生態保護補償的投入,將生態保護補償與生態建設、環境污染治理相結合,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的整體合力。引導社會各方積極參與,探索生態保護補償市場化、社會化運作,拓寬生態保護補償資金籌集渠道。

分類推進,大膽探索。有序推進不同領域、區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對已經建立補償機制的領域,進一步完善補償機制,加大補償力度,不斷提升生態保護成效;對尚未建立補償機制的領域或地區,堅持問題導向,大膽先行先試,加強試點探索,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機制。

(三)工作目標。到2020年,實現流域、森林、海洋、濕地、耕地等重點領域和禁止開發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重要區域生態保護補償全覆蓋,補償水平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基本形成公平合理、運作規范、相互銜接、積極有效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各領域重點任務

(一)完善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妥善處理流域上下游之間的關系,強化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激勵與約束作用,持續完善晉江、洛陽江上游水資源保護補償機制,堅持資金籌措與地方財力、保護責任、受益程度等掛鉤,水資源保護補償資金要結合各縣(市、區)財政承受能力和治理目標任務逐年增加。同時,以改善流域水環境質量和促進上游欠發達地區綠色發展為導向,改進補償資金分配,規范補償資金使用,全面建立統一規范的全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各縣(市、區)要根據轄區內流域特點研究建立符合本縣(市、區)實際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財政局、環保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以下任務均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落實

(二)完善重點生態區域財力支持機制。進一步完善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制度,建立穩定投入機制,綜合考慮不同主體功能區生態功能因素和支出成本差異,切實加大對限制開發區域、禁止開發區域特別是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財力支持力度,“十三五”期間補償資金逐年增加,有效調動重點生態區域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引導各縣(市、區)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制定完善相關領域、區域生態保護補償政策,加大對紅線管控區域的生態保護補償投入。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發改委

(三)完善生態公益林保護補償機制。實行市級公益林和國家級、省級公益林補償聯動、分類補償和分檔補助相結合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補償標準根據國家、省里政策調整及市級財力情況逐步提高,形成穩步增長機制。完善生態公益林管護機制,推廣“鄉聘、站管、村監督”“村推、鄉審、村聘用”等專職護林員管護和政府購買服務管護模式。積極對接國家、省里天然林保護政策,探索建立天然商品林停伐補助制度。健全自然保護區等禁止開發區域的生態公益林林權所有者補償機制。探索建立以森林植被碳儲量為切入點的市場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責任單位:市林業局、財政局

(四)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改革試點。深化林權制度改革,著力破解生態保護與林農利益間的矛盾,制定實施全市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改革試點方案,試點將重點生態區位內禁止采伐的商品林通過贖買、置換等方式調整為生態公益林,將重點生態區位外零星分散的生態公益林調整為商品林,促進重點生態區位生態公益林集中連片、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增強和林農收入穩步增長。研究建立財政出資、受益者合理負擔、社會資金參與的多元化資金籌集制度。積極探索贖買、置換、收儲、改造提升、租賃和入股等多種形式的改革措施,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實施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改革試點面積1.3萬畝。對于重點生態區位內的商品林,在改革后實行集中統一管護,著力改善和提升其生態功能。

編輯:劉影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m.fun20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