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3〕37號)
關鍵詞:大氣污染防治
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動指南。《大氣十條》按照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配合、區域協作與屬地管理相協調、總量減排與質量改善相同步的總體要求,提出要加快形成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大氣污染防治新機制,本著“誰污染、誰負責,多排放、多負擔,節能減排得收益、獲補償”的原則,實施分區域、分階段治理。
《大氣十條》提出,經過五年努力,要使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力爭再用五年或更長時間,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全國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具體指標是: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今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目標的關鍵年,終考在即,各地成績拭目以待。
5.《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5〕17號)
關鍵詞:水污染防治
“大氣十條”落地一年半后,“水十條”重磅來襲。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備受業內期待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水十條》共10條、35款、76段、238項措施,匯聚了政府、企業、公眾力量,向水污染宣戰:到2020年,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0%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全國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5%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為95%左右。
《水十條》提出了全部取締“十小”企業,整治十大重點行業,清除垃圾河、黑臭河等眾多亮點。而作為我國水環境領域頂層設計的又一大重要污染防治計劃,它也帶動了環境產業的快速發展。根據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在“2017(第十五屆)水業戰略論壇”上提供的數據,預計完成水十條的全社會投資大概是4.6萬億左右;通過加大治污投資將帶動環保產業產出增長約1.9萬億,在治理設備和運行服務里面有一些細分領域,其中直接購買環保產業產品和服務約1.4萬億,間接帶動環保產業產出增加5063.4億元。
相關熱文鏈接:
31省市出36項“水十條”地方政策 九領域企業將瓜分4-5萬億市場
6.《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6〕31號)
關鍵詞:土壤污染防治
2016年5月31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與大氣和水污染相比,《土十條》堅持問題導向、底線思維,重點在開展調查、摸清底數,推進立法、完善標準,明確責任、強化監管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同時,提出要堅決守住影響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的土壤環境質量底線。堅持突出重點、有限目標。《土十條》以農用地中的耕地和建設用地中的污染地塊為重點,緊扣重點任務,設定有限目標指標,以實現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同時,《土十條》堅持分類管控、綜合施策。《土十條》的出臺實施將夯實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全面提升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能力。
7.《“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環國際〔2017〕65號)
關鍵詞:一帶一路
2017年5月12日,環保部發布《“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規劃》指出,生態環保合作是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根本要求,是實現區域經濟綠色轉型的重要途徑,也是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舉措。
《規劃》提出,到2025年,要夯實生態環保合作基礎,進一步完善生態環保合作平臺建設;制定落實一系列生態環保合作支持政策;在鐵路、電力等重點領域樹立一批優質產能綠色品牌;一批綠色金融工具應用于投資貿易項目;建成一批環保產業合作示范基地、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基地、技術示范推廣基地和科技園區,形成生態環保合作良好格局。到2030年,全面提升生態環保合作水平,深入拓展在環境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核與輻射安全、生態環保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合作,使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惠及沿線國家,生態環保服務、支撐、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將“一帶一路”建設成為綠色、繁榮與友誼之路。
相關熱文鏈接:
(二)環保法規日趨嚴厲 助力生態文明頂層設計落地
1989年通過的《環保法》25年后,于2014年實現首次修訂,這部中國環境領域的“基本法”貫徹了中央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是現階段最有力度的《環保法》,也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法”。為了落實綠色化的推進,2016年底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頒布,這也意味著我國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將退出歷史舞臺。
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修訂(2014年)
關鍵詞:新環保法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后的《環境保護法》,簡稱新《環境保護法》,共7章70條,自2015年1月1日正式施行,至此,這部中國環境領域的“基本法”,完成了25年來的首次修訂。新修訂的《環保法》貫徹了中央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吸納了各方面共識,是現階段最有力度的《環保法》,因此,也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法”。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