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強隊伍建設,夯實工作基礎。明確各級工業節水管理隊伍工作職責和相關要求。探索建立企業節水負責人管理制度,鼓勵年用水總量超過10萬立方米的企業、園區設立節水負責人崗位,接受相關培訓。組織開展院士、專家行活動,鼓勵行業協會、第三方培訓機構開展節水政策標準、技術、職業技能等相關培訓,全面提升工業節水隊伍能力。
(三)強化政策支撐,完善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落實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加大對傳統產業節水技術改造、先進節水技術創新應用力度,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可研究設計多元化的財政資金投入保障機制。落實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支持水污染處理裝備推廣應用。落實促進工業綠色發展的產融合作專項政策,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引導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的節水金融產品和融資服務。
(四)深化宣傳交流,推動國際合作。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大型活動及新媒體,廣泛宣傳節水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不斷強化企業節水意識。召開水效領跑者經驗交流會、工業節水技術供需對接會,宣傳推廣先進技術、管理模式,推動企業不斷提升節水水平。加強政府間、社團間、企業間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節水技術和管理模式。鼓勵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開展境外節水技術咨詢、工程建設和運營管理。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