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城市水業戰略論壇舉行的第二天上午,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總工程師鄭興燦就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發展前景與技術導向做了發言。
他首先談了水資源短缺與水質污染問題,試驗研究與工程實踐成果表明:再生水利用技術可行、經濟合理,但是還存在一系列需要加以解決的問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總體目標是充分利用城市污水資源、削減水污染負荷、促進水的循環利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其規劃模式由單一的“達標排放” 轉向綜合性目標,用水策略上以景觀環境和生態用水為主要發展方向并積極推動再生水的工業利用和城市雜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發展目標為:
2010年北方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總量達到污水處理量20%,南方沿海缺水城市達到10%;
2015年北方地區缺水城市達到30%,南方沿海缺水城市達到15%;
其他地區應開展此項工作并逐年提高利用率。
2010年污水再生利用設施設計生產能力達到680萬m3/d,再生水工程新增投資約100億元,再生水服務收費約15億元。
在選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統的構建模式上應該因地制宜,根據具體情況;通過綜合性技術經濟比較;可以多種模式并存,優化組合。鄭興燦介紹了集中型系統、就地(就近、小區、分散)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統、建筑中水系統的不同構建模式。
鄭興燦接著分析了再生水的水質要求與控制措施、再生水系統的構成要素及基本要求、城市再生水系統的構成要素及基本要求等方面的內容。生物處理是再生處理的必備單元,混凝沉淀通常作為前處理,過濾處理是再生處理的關鍵單元,消毒處理是再生水生產必備單元。在再生水生產的成本費用上,采用前處理+反滲透的高等級水成本大概為2.5-3.0元/m3;采用前處理+微濾膜的居住區用水、城市雜用成本大概為1.0-1.5元/m3;采用混凝沉淀過濾的工業用水、城市雜用、較高要求景觀水體成本大概為0.4-0.7元/m3,采用補充混凝沉淀過濾技術的景觀環境與河道成本大概為0.15-0.4元/m3。最后,鄭總分析了水生產的安全保障問題和措施以及維護再生水用戶的合法權益等方面的內容。
(中國水網 現場報道)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