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湘江提前進入枯水期,加上晴熱少雨天氣持續,湘江水源藻類對株洲市供水已產生一定影響。10月20日,株洲市副市長劉力量一行視察了市一水廠,要求市自來水公司密切關注源水變化,隨時通報自來水供應情況,確保全市的正常供水。
近日,株洲市自來水公司已啟動供水安全保障應急預案二級響應,并邀請省內知名水處理專家會商,采取多項應急處理措施應對這一突發事件。應急措施包括:加強水源和出廠水水質監測,調整監測頻次,密切關注藻類的變化;生產、技術等部門實行24小時值班制;充分發揮管網的調度作用,調整各水廠的供水區域,擴大二、四水廠的供水范圍;調整水廠凈水工藝并針對源水藻類增加了預氧化工藝等。
水處理專家稱,近段時間,湘江提前進入枯水期,水位持續下降,晴熱少雨天氣為藻類生產繁殖提供了條件。含藻水對城市供水有很大影響,容易造成濾池堵塞,導致濾池過濾能力下降。
由于應急處理措施得當,21日下午,株洲市一水廠的供水能力逐步得到恢復,全市供水沒有出現其他較大影響。實時監測數據表明,全市4個水廠出廠水、管網水的各項指標均滿足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市民可以放心使用。局部低壓水區供水水壓不足的狀況也已得到很大的改善。
環保部門近期也加強了湘江水源水質的監測,并針對湘江水位較低、源水水質不穩定的狀況,加大了對違規排放污水的整治力度與監督檢查,確保枯水季節源水的水質安全。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