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國城市污泥產量預計將達3000萬噸。同時,隨著各地污水處理廠建設速度的加快,污泥產量也將大幅增加。而作為對有機污泥進行穩(wěn)定處理的最常用方法,污泥厭氧消化工藝的應用情況卻十分尷尬:全國僅約50座城市污水處理廠采用了污泥厭氧消化工藝,尚不足全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總數的5%。
對于我國污泥厭氧消化工藝的應用之少,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原副總工杭世珺分析表示,其主要與污泥有機物含量低、沼氣產生量少、能源回收效率低;污泥消化后,脫水上清液污染物含量高,尚需單獨分離處理;北方地區(qū)冬季保溫耗能較大,導致部分污泥厭氧消化工藝在冬季達不到設計溫度,需要再補加熱源等原因有關。
杭世珺呼吁重視污泥厭氧消化工藝的應用。她尤其強調,除可有效穩(wěn)定污泥外,污泥厭氧消化工藝也更符合當前國家所提倡的“低碳”要求。據杭世珺介紹,經過計算,由厭氧消化工藝進行處理的每噸污泥可減排0.54噸二氧化碳。
節(jié)能減排目標實現 需抓好重點領域節(jié)能減排工程
2009年,各國首腦于哥本哈根熱議溫室氣體排放難題,欲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國也承諾:截至2020年,中國會將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到40%~50%。
而目前,針對我國“十一五”所要求的節(jié)能減排20%的目標,前四年僅完成14.38%。特別是2009年三季度以來,能耗強度下降趨勢減緩甚至由降轉升,節(jié)能減排形勢十分嚴峻。為確保實現“十一五”節(jié)能減排目標,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出一系列措施,其一即:加快實施重點節(jié)能工程,抓好重點領域節(jié)能減排。
污泥厭氧消化工藝 每噸污泥可減排0.54噸二氧化碳
節(jié)能減排工程如何實現?
杭世珺表示,污泥厭氧消化工藝的應用正是有效途徑之一。污泥厭氧消化所產生的沼氣中,甲烷體積比率為60%。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1996年發(fā)布的全球增溫潛能(GWP)數據顯示:甲烷所產生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1倍。
因此,利用污泥厭氧消化所產生的沼氣進行發(fā)電,在實現能源綜合利用的同時,也可有效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緩解全球變暖;此外,也可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促進持續(xù)發(fā)展。
據杭世珺介紹,按照沼氣發(fā)電量:2千瓦時/立方米沼氣(廈門丸日數據)、污泥沼氣產量:50立方米/噸泥(含水率80%)(大連夏家河數據),化石燃料發(fā)電碳排放量:0.905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時(華東電網排放因子)計算,在未計沼氣發(fā)電熱能利用部分的情況下,應用污泥產生沼氣代替化石燃料進行發(fā)電的碳減排量為:50*2*0.905=90.5千克二氧化碳/噸泥(含水率80%)。
此外,再將污泥進行厭氧消化與脫水后直接填埋的碳排放情況進行比較。按照污泥沼氣產量:50立方米/噸泥(含水率80%)(大連夏家河數據)、沼氣中甲烷提及比率:60%(典型數值)、污泥全部生物降解、甲烷密度:0.716千克/立方米、甲烷的全球增溫潛能(GWP)為二氧化碳的21倍計算可知:污泥脫水后直接填埋產生的二氧化碳折算量為:50*0.6*0.716*21=450千克二氧化碳/噸泥(含水率80%)。
綜上可知,利用污泥厭氧消化后的沼氣進行發(fā)電,可實現碳減排總量為:90.5+450=540.5千克氧化碳/噸泥(含水率80%)=0.54噸二氧化碳/噸泥(含水率80%)。(中國水網)
另:由污泥產業(yè)促進聯盟與上海水業(yè)熱點論壇組委會聯合主辦的“基于污泥技術政策的最佳適用技術案例推薦”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詳情請見:http://www2.h2o-china.com/report/2010/2010WNCL/index.html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huán)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huán)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技術的前進方向就是‘三十年河東,三...
2023(第二十一屆)水業(yè)戰(zhàn)略論壇上...
010-884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