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9日,在“第六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新技術設備博覽會”開幕式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做了題為《水專項——應對水危機的利器》的精彩演講,介紹的一系列解決城市水難題的新技術令人耳目一新。
仇保興指出,既要回顧中國城鎮水務發展的成績、問題和展望未來,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用科技的手段來應對城鎮水務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科技手段涵蓋的新技術包括:
Ø 分散式的生態水處理系統;
Ø 低影響的開發技術;
Ø 源分離的排水;
Ø 生物質能與營養物回收新技術,從污泥中獲得資源和能源,這已經成為主攻方向;
Ø 城鎮的節水新技術;
Ø 雨水的雨洪控制以及利用技術;
Ø 海水淡化;
Ø 飲用水的深度處理技術;
Ø 污水深度脫氮除磷技術,這是重要的技術手段之一;
Ø 環境友好型高效凈水材料;
Ø 通過冷凍相變法高效廢水處理,這一項工藝已經南非得到了示范;
Ø 離子化增水技術。
仇保興表示,在水技術專項創新方面,要達到這12項新技術的應用,還應該有五個方面的超越:
首先,要超越現行的標準規范的限制,標準規范要不斷翻新和修訂;
其次,要超越“福特式”大規模、集中式處理的舊框框,這是一個工業時代的觀點,不是文明時代的觀點;
再次,要超越傳統成熟工藝路線的鎖定,越是傳統的工藝,對人的思想的框框就越大,很多水處理專家,一說到水處理,就是氧化溝,思維方式固化;
第四,要超越過去的成功經驗。對人類新制造的一些新的化學品、有機物的污染,目前無法應對處理。所以過去成功的經驗,等于現在的失敗,一定要超越;
第五,要超越國內的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沒有國界,特別是人類只有一個敵人——氣候變化!應該廣泛應用全世界新技術的創新,應對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水危機。在這么一個特殊的階段,結成最廣泛的科技創新同盟,來解決日益緊迫的水安全問題。
相關鏈接:
2011年9月19日-21日,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及亞洲開發銀行的鼎力支持下,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及濟南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第六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新技術設備博覽會”在濟南召開。大會的主題是“供水安全,節水減污,人水和諧”,共有2000多名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設備商、城鎮水務行業的科技人員和地方政府的領導參加了此次大會。
編輯:newscenter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