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9-05-05 11:00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安志霞、井媛媛
在統計2018年A、B方陣上市公司及大企業收并購情況時發現,并購方向涉及領域擴張、規模擴張和技術擴張。領域擴張包括跨行業布局、國際布局和產業鏈布局。除此之外,還有規模擴張,也就是通過收并購實現傳統市政污水處理規模增長。E20研究院數據中心借此還將發布僅供A方陣圈層企業參考的《市政污水商機密報》,該報告將會對傳統污水處理存量市場諸省展開分析,以期為圈層企業并購提供尋找方向。
在分析區域集約走向村鎮時,通過數據統計可以發現近兩年污水處理增長的明顯趨勢:或者50萬噸/日以上污水處理廠獲得微小增長,或者A方陣企業將觸角延伸至鎮級5萬噸/日及以下污水處理廠。做一個形象化比喻,也就是在傳統污水處理市場中,品質良好的大塊肉快被分食完畢,企業開始以兔肉為食。
在污水廠點源上的規模集約完成后,污水處理市場留下廠網分離痛點,并已引起住建部重視。但是簡單的廠網一體化的市場化模式目前看問題很多,這個不能用肉和骨頭的方式來理解。關于這個污水處理熱點問題,具體歸納幾點就是特許經營PPP化中新出現的保底量問題、管網維護不善致使進水濃度偏低問題、進水超標導致出水超標的責任認定問題。這些問題均牽涉污水處理廠是否可以穩定運行以及收入穩定性。今年,我們將發布《污水處理市場分析報告》,供各位企業參考(相關閱讀→ 1、督查/進水超標/保底爭議,企業專家對話污水廠運營三大尬點;2、解讀:河北兩廳明確進水異常導致的出水超標應從輕或減免處罰)。
管網是污水市場化的重要因素,企業也在研究是否可以將管網做成資產,北控秦皇島模式曾在一個月前被宣傳,也正在引起業內關注。另外再深入一層則會發現,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管網資產化是否可以與管網實際需求實現良好對接?即管網運營維護的實際需求是否可以借助合適的商業模式轉化為企業的運營資產。管網從粗放維護到有效運營、有效提升,涉及很多升級工作,這類升級工作如果采用了新的技術,會比簡單粗放維護看似花錢多,但是實際效果會省錢,也比廣泛采用大規模開挖省錢(相關閱讀→ 萬朗水務集團樊雪蓮:智慧先行的治水新理念)。在新商業模式下的未來的管網市場,重資產公司以及類似中儀的技術公司均會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相關閱讀→ 中儀股份:內核驅動打造全方位智慧管道檢測與修復的排頭兵)。
通過分析中可以發現,相當比例的污水處理單體項目并不在財政部PPP中心庫;而污水處理廠網一體化項目都會在PPP庫內,其中,城市占39%、縣城及以下占45%。
那么是否可以依據10號文表象判斷管網是否為準運營資產?我個人認為目前依然有些困難。因為財政部分類的不科學問題,污水處理被劃分純政府付費,然而按照實質大于形式原則,污水處理又不同于PFI,因此被拆分出來與PFI區別對待。在污水處理被拆出來之后可以發現,污水處理并不受5%限制。但是,在這推理中可以看到,污水處理和垃圾焚燒被明確屬于純政府付費范疇,因此,污水+管網、污水+河道并非使用者付費,已經不能被認為屬于可行性缺口補貼,因此無法繞過5%限制。假如水務PFI類項目不包含污水,那么只能尋找經營類項目比如公園、停車場等,挖掘這類項目將非常有難度。現在看來,管網、黑臭水體、村鎮污水很可能都與PFI一樣受限制,也因此增加管網資產化的難度。簡而言之,在現階段,如何挖掘經營資產將是這類項目開發的難點。
在諸多約束情況下水務行業未來的發展看似很不明朗,然而去年以來長江動作給環保企業又帶來很多希望。30多家單位與三峽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北控甚至簽約兩次,水業戰略論壇前簽訂了深度合作協議。在這里,我也想分享一些長江經濟帶治理方面的思考。
三、長江,長江…
首先回顧一下長江經濟帶究竟是什么,可以看到長江經濟帶11省市人口、產業結構和GDP分布情況。面積僅占21.4%,人口與GDP占比全國卻達43%、45%;伴隨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長江經濟帶三大產業,第二產業比重在不斷壓縮,第三產業比重在不斷上升;而不到十年間,GDP占比全國比重上升了3個百分點左右。
編輯: 趙凡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