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建設前的監測數據至少為近5年的地下水潛水水位,海綿城市建設后的監測數據至少為1年的地下水潛水水位。
海綿城市建設后監測資料年數只有1年時,比較該年前一年與該年地下水潛水水位的差值Δh1-Δh3>0,或建設后建成區地下水潛水水位上升。
按照《地面氣象觀測規范 空氣溫度和濕度》(GB/T 35226)規定的方法,監測城市建成區內與周邊郊區的氣溫變化情況,對海綿城市緩解城市熱島效應進行評價。
將海綿城市建設前建成區與郊區日平均氣溫的差值ΔT1與建成后建成區與郊區日平均氣溫的差值ΔT2進行比較,ΔT1-ΔT2≥0.5℃。
海綿城市建設前的監測數據至少為近5年的6~9月日平均氣溫,海綿城市建設后的監測數據至少為1年的6~9月日平均氣溫。
【條文說明】本章規定了各項評價內容的評價方法和評判標準。
(1)合流制溢流事件指:溢流水量大于某值且與上一次溢流發生的時間間隔大于某值的溢流。可根據一場降雨事件僅產生一次合流制溢流事件的原則,通過定義獨立降雨事件的方式定義合流制溢流事件,即與上一次溢流發生的時間間隔采用下述方法確定:按照某最小降雨間隔時間T劃分得到的系列降雨事件,實際降雨間隔時間的變異系數(標準偏差與平均值的比值)CV≈1,則將該最小降雨間隔時間T作為兩次溢流發生的時間間隔。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