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2年4月2日(星期六)上午10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邱啟文介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主席臺(徐想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壽小麗: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于近日印發。今天我們請來了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邱啟文先生,請他介紹《實施意見》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下面,我們首先請邱啟文先生作介紹。
邱啟文(徐想 攝)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邱啟文: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政策吹風會,也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注、關心和支持。
2022年1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下面,我就《實施意見》出臺的相關情況向大家作簡要介紹。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改革工作。2021年,中央領導同志就長江沿岸污水溢流直排入江問題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做好入河排污口整治和截污治污工作,并將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列為中央改革任務。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生態環境部多次深入基層一線調研座談,廣泛聽取各有關部門、地方、企業和專家意見建議,組織開展長江、黃河、渤海排污口排查整治試點,在充分借鑒吸收相關部門和地方經驗、總結排查整治試點成效的基礎上,起草形成《實施意見》(送審稿),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后,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實施。
《實施意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圍繞黨中央、國務院明確的改革方向,從總體要求、排查溯源、分類整治、監督管理、支撐保障五個方面明確了加強排污口監督管理相關要求,提出水陸統籌、以水定岸,明晰責任、嚴格監督,統一要求、差別管理,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等工作原則,明確了到2023年、2025年的目標任務。
《實施意見》提出了三項重點任務,一是開展排查溯源,省級人民政府統籌組織本行政區域內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地市級人民政府承擔組織實施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的主體責任,按照“有口皆查、應查盡查”要求,組織開展深入排查,并按照“誰污染、誰治理”和政府兜底的原則,逐一明確排污口責任主體,建立責任主體清單。二是實施分類整治,將排污口分為工業排污口、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污口、農業排口、其他排口等四種類型,按照“依法取締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規范整治一批”要求,由地市級人民政府制定實施整治方案,以截污治污為重點開展整治。三是嚴格監督管理,從加強規劃引領、嚴格規范審批、強化監督管理、嚴格環境執法、建設信息平臺等五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
為保障《實施意見》的順利實施,從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考核問責、強化科技支撐、加強公眾監督等4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制定出臺《實施意見》,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實踐,是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工作方針的重要行動,是支撐打好碧水保衛戰的有力舉措,同時也有利于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化排污口設置和管理改革,制定實施配套管理文件及技術規范,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建立健全責任明晰、設置合理、管理規范的長效監督管理機制,有效管控入河入海污染物排放,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積極貢獻。
下面,我愿意回答記者們關心的問題。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壽小麗邀請記者提問(劉健 攝)
壽小麗:謝謝邱啟文副部長的介紹,下面進入答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國新聞社記者提問(劉健 攝)
中國新聞社記者:《實施意見》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后出臺的第一個關于排污口監督管理的頂層設計文件,請問《實施意見》中有哪些創新的舉措?謝謝。
邱啟文:謝謝您的提問。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將入河入海排污口的管理職責劃轉至生態環境部,為打通岸上和水里、陸地和海洋奠定了基礎。國辦日前印發的《實施意見》,圍繞現存排污口“怎么治”、新設排污口“怎么審”、日常“怎么管”等問題對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進行了系統部署。應該說,這個文件是中央出臺的第一個關于排污口監督管理的頂層設計文件,有許多創新舉措。我想,至少體現在四個方面。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