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福利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日韩久久久久_欧美全黄视频_欧美网色网址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水土保持法》實施十四年成效顯著

時間:2005-06-30 09:08

來源:水利部網站

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自1991年6月29日頒布實施以來,對防治水土流失、保護水土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促進江河治理和農業生產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各級政府加強了對水土保持工作的領導

  1.落實了各級人民政府的水土保持管理職責

  《水土保持法》頒布以后,國務院于1992年和1997年召開了第五、第六次全國水土保持工作會議,1993年發布了實施條例,1995年發布了《關于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國發[1993]5號)。根據法規和通知的精神,許多地方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了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建立了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報告水土保持工作的制度,建立了政府領導任期內水土保持目標考核制度。

  國務院"三定"方案明確了水行政主管部門水土保持管理職能,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加強了水土保持機構。水利部設置水土保持司,長江流域、黃河流域成立了流域水土保持委員會,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等16個省設有水土保持委員會,30個省設立了水土保持局(處)等管理機構。

  2.開展了廣泛、深入的水土保持法宣傳

  水利部和中宣部聯合發布了加強水土保持宣傳工作的通知,同司法部聯合發文將《水土保持法》納入全民"三五"、"四五"普法計劃。各地堅持開展《水土保持法》宣傳周、宣傳月和宣傳日活動,大力宣傳水土流失是我國的頭號環境問題,水土保持是基本國策。水利部與全國人大環資委等部門及新聞媒體聯合開展了"長江上游生態行"、"再造秀美山川西北行"和"保護長江生命河"等大型采訪報道活動。近五年來,各地共印發《水土保持法》和配套法規10萬多冊,印發水土保持宣傳畫100多萬張,組織宣傳活動3萬多次。

  3.完善了水土保持規劃

  國務院批準了《全國水土保持規劃綱要》,國家計委組織制定了《全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規劃》,水利部組織編制了梯田、淤地壩、生態修復等一系列專項規劃,20多個省(區、市)編制并批準了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規劃。

  水利部組織了全國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區劃分工作,全國有29個省(區、市)公告了水土保持重點預防保護區、重點監督區和重點治理區,實施了水土保持的分類管理。

  4.建立了水土保持補償制度

  根據《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和國務院[1993]5號文件精神,全國有30個?。▍^、市)出臺了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累計征收水土保持補償費、防治費5億多元。重慶、廣東、河北等省制定了從發揮效益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的水、電費中提取部分資金用于庫區及上游水土保持的辦法。

  5.各級人大重視《水土保持法》的貫徹和實施

  全國人大與水利部連續十年召開《水土保持法》實施座談會,李鵬委員長、王丙乾副委員長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環資委原主任委員曲格平提出"水土流失是中國頭號環境問題"的論斷,有關專門委員會先后組織了4次《水土保持法》專項執法檢查。地方各級人大也通過不同形式開展監督檢查活動,寧夏連續五年開展人大執法檢查,遼寧省人大主要領導親自督促案件查處情況,廣東省人大將"兩江"水土流失治理列入人大議案并責成政府負責實施,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做出《關于我省生產建設工程中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決議》,"九五"期間,省、地、縣三級人大共視察水土保持工作531次,開展調查研究253次,人大代表議案829件,2002年,河北省人大開展的《水土保持法》執法專項檢查效果名列全省執法檢查的首位。

  二、預防保護工作得到了加強

  1.突出了"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工作方針

  實施了三江源區、丹江口水庫、密云水庫、東江上游等重要水源區保護工程。突出強調了開發建設中的生態和諧理念,減少地面開挖、減少植被破壞,減少土石棄置、增加植物措施,增加生物景觀的要求得到落實,有效預防了開發建設項目人為水土流失。

  2.開發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管理走上正軌

  水利部先后同國家計委以及環保、國土、鐵路、交通、地礦、電力、冶金等部門聯合發布了水土保持規定,落實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制度。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等一批國家重點工程都能依法編報水土保持方案,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編報率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到2004年底,全國累計審批水土保持方案21.5萬個。加大了水土保持方案實施的監督力度,保證了水土保持工程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投入使用的"三同時"要求的落實,有效減少了開發建設過程中的水土流失。

  3.陡坡開墾整治工作初見成效

  根據《水土保持法》禁止25度以上陡坡開墾的規定,各地在《水土保持法實施辦法》中規定了土地禁墾坡度,強化了陡坡地開墾管理,使陡坡開荒活動得到有效遏制。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以建設基本農田為基礎,開展退耕還林草860萬畝,鞏固和促進退耕5000萬畝。1999年,國家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計劃25度以上陡坡耕地退耕還林草7420萬畝。該項工程的實施,有效減輕了陡坡地的水土流失強度。

  三、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作全面展開

  1.國家重點治理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長江、黃河等重點治理工程基礎上,先后開展了首都水資源、京津風沙源、東北黑土地以及珠江上游石灰巖地區等重點治理工程,在930多個縣(市、區、旗)、近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開展了大規模的綜合治理,完成綜合治理小流域3萬多條。增加了水土保持投入,1998-2004年,中央安排水土保持專項資金102億元,利用外資36億元。同時,加大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監測預警和綜合治理力度。

  2.生態修復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

  水利部在全國177個縣(市)實施了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試點工程,在長江、黃河源區30多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實施了水土保持預防保護工程。全國相繼有25個省950個縣實施了封山禁牧,所有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區全面實施了封育保護,在塔里木河、黑河和扎龍、向海濕地實施了生態調水,全國實施封育保護面積累積達到60萬平方公里。封禁區內的植被得到了較快的恢復,減輕了水土流失,提高了生物多樣性

  3.產權制度的落實調動了各方面治理的積極性

  國務院兩次發布關于加強"四荒"治理的文件,鼓勵單位、集體、個人承包治理"四荒",保護其合法權益。各?。▍^、市)據此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措施,推行戶包小流域治理、"四荒"承包、租賃治理和投工承諾治理,調動了企事業單位、城市職工、個體戶和廣大農民投入水土流失治理的積極性。1998年以來,全國累計已有878萬戶農民、城市職工、企業家等投入資金170多億元,購買、承包、租賃、股份合作開發"四荒"資源3.62億畝,已完成初步治理1.9億畝。

  4.開發建設單位防治義務得到落實

  1996年以來,開發建設單位共投入水土流失防治經費600多億元,防治水土流失7萬平方公里,減少水土流失量16億噸,全國有7000多公里的新建公路、1萬多公里的新建鐵路實施了水土保持方案,建成了一批綠色走廊、生態路和景觀區。

  四、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工作走上正軌

  1.建立了水土保持法規體系

  國務院頒布了《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了《水土保持法實施辦法》、《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水土流失防治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和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公告,縣級以上制定《水土保持法》配套法規3000多個。水利部先后頒布了部長3號令、5號令、12號令和16號令,發布了"全國水土保持預防監督綱要"等規范性文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水土保持法規體系。

  2.建立了水土保持監督執法體系

  全國共有200多個地(市)、2400多個縣(市、區)經編委批準成立了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機構,共有監督執法人員7.4萬人,其中專職人員1.8萬人,兼職人員5.6萬人,此外,還在村級配備群眾水土保持管護員約10萬人,初步形成了國家、省、地、縣分級管理的監督執法體系。

  3.開展了水土保持監督執法規范化建設活動

  開展了343個縣級水土保持監督執法試點和40個城市水土保持試點工作,在60個地(市)、1166個縣(市、區)組織開展了水土保持監督執法規范化建設,促進了監督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標準化、程序化,保證了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的深入、健康發展。

  4.加強了監督執法檢查工作

  水利部與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環??偩?、鐵道部、交通部聯合印發了加強水土保持執法檢查的通知,先后對西氣東輸、青藏鐵路、渝懷鐵路、瀑布溝水電工程等水利、水電、礦山、公路、鐵路等開發建設項目進行了執法檢查。全國共開展《水土保持法》執法檢查近5萬多次,檢查項目6萬多個,立案查處水土保持違法案件1萬多起,促進了《水土保持法》的貫徹和實施。

  五、推動了水土保持監測工作

  1.初步建立了水土保持監測網絡

  根據《水土保持法》開展監測并定期公告的規定,水利部實施了全國水土保持監測網絡和信息系統工程建設,建立了水利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7大流域監測中心站、27個省級監測總站和108個監測分站。

  2.完成了全國第二次水土流失遙感普查

  2000年水利部完成并公布了全國第二次水土流失普查結果,全國水土流失面積356萬平方公里,其中水蝕面積165萬平方公里,風蝕面積191萬平方公里,并首次明確了水風蝕交錯區26萬平方公里,從宏觀上掌握了水土流失的類型、分布、程度和變化情況,為國家提供了決策依據。

  3.建立了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和公告制度

  對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延河、晉陜蒙接壤區等重點流域、重點地區和重點項目開展了水土保持動態監測,并在2005年首次發布了水土保持監測年度公報。

編輯:全新麗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m.fun20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