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在E20第五期CEO特訓班走進博天環境的活動中,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趙笠鈞透露了千億營收這個大目標。在他看來,所有經營業績的完成,都需要靠團隊、人才來實現,并同與會者分享了以“偉大始于利他”為主題的經營哲學。
從外部“利他”到內部“利他”
與稻盛和夫、李嘉誠等商界大亨常常提及的外部“利他”不同,趙笠鈞從企業內部發展、團隊成長的角度闡述了如何通過“利他”來實現企業規模的擴大、收入和利潤的增長。所有企業戰略的設定,不僅要考慮客戶的需求,還要關注團隊的成長。
“團隊是公司最重要的流動資產。”趙笠鈞坦言,自己的工作就是創造條件讓團隊成長,幫助大家獲得成功。無論是專業技能提升的成功,還是財富積累的成功,自己從團隊的這些成功中感受到了極大的樂趣。
對團隊的重視并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為此,博天環境將制定“十百千”等多個計劃來踐行“以人為本是成功的關鍵”這條經營理念。所謂的“十百千”計劃,就是希望通過股權設置等方式,讓團隊內資產過億的有10個人,資產千萬的有100個人,還有1000個人達到百萬身家。
除了財富的分享,趙笠鈞認為,“要對團隊有一顆包容之心、信任之心,讓每個人更加堅定,更有擔當,敢于往前沖。這樣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主動改進,從而帶動團隊的進步,驅動企業自主向前邁進。”
共享共生 共同發展
對團隊的重視,也就是對人才的重視。趙笠鈞認為,我們身處信息革命時代,應該有更開放的心態。當今互聯網作為基本設置,已經如同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我們要做的,是學會利用高速公司實現業務的交互,而不是對高速公路的重復建設。互聯網能帶來的,不僅有業務機會,還可以有人才的共享。
隨著環保產業的發展,人才瓶頸的問題開始顯現,因此,博天環境將布局天際網絡,其初衷就是希望在環境服務領域,搭建一個人才共享的平臺。將某個公司單一的問題,放到平臺上,尋找行業內甚至是跨界人士來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用較低的成本解決關鍵性問題。
“互聯網帶來了共享經濟,我們應該有更開放的心態,共享存量資源,改善整個行業的資產效率。”趙笠鈞說。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