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頭北交所,“專精特新”天地寬——“環境企業在北交所上市的機遇與對策”主題沙龍
4地方環保集團仍是關注重點,各省加速整合地方環保資源
2021年,地方省市級環保平臺的成立熱情依舊高漲,他們正在成為環境產業的一股新勢力。據中國水網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黑龍江省生態環保集團、四川省生態環保產業集團、云南省綠色環保產業集團、廣東省環保集團、無錫市環保集團、徐州市環保集團等省市級環保平臺紛紛成立。另外,還有一些計劃成立的環保集團,比如福建省生態環保集團、云南省環保產業集團、安徽環保產業集團、鹽城市環保產業集團。
他們大多都擁有強大的政府背景,產業鏈齊全,將自身定位為省市級投資主體,是省市區域環境治理的重要抓手。他們帶著發展壯大環境產業的使命和政治任務登上歷史舞臺,致力于承擔地方政府環保任務,整合地方環保資源,解決地方遺留的環境問題。
提示產業關注
在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看來,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市場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市場化不是萬能的。市場化偏愛商業部分,公益性內容還是需要政府來承擔。所以當問題升級的時候,市場化失靈的問題會更加常見。在這種情況下,市級環保集團就如一個大菜籃子,裝一些盈利狀況好的菜,也裝一些不好的菜,從而實現內部平衡。而省級環保集團目的則在于彌補一些短板城市乃至農村的環境治理缺口,也有它發起的合理性。各省市成立自己的環保集團,就是在彌補行業發展過程中,單純依靠市場化所帶來的不足。
對于各省市環保集團來說,這些平臺公司主營業務一定是他的主管部門優勢領域相關。比如由環保部門發起的如廣西環保集團、江蘇環保集團,因為環保局部門所管轄的業務中,以工業危廢治理、三廢治理或是環境監測為主,這些平臺的重資產業務就很難布局。而基于水利部相關的環保集團,則在水資源利用和水污染治理上會有優勢。在具體的實踐中,省級“環保集團”業務的發展一定要把握好主管廳局的優勢資源。
相關新聞:
5細分領域問題備受關注,高質量發展成環保行業必由之路
黨的十九大根據發展階段和社會主要矛盾重大變化,經過充分論證,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環保行業的必然選擇。
2021年,環境產業的細分領域問題,比如管網、土壤修復、垃圾焚燒發電行業補貼、行業效率等問題,都受到了行業的關注,尤其是環保督察常態化、趨嚴化的背景之下,環境產業在向高質量邁進。
其中,管網一直是我國污水處理中的短板,管網覆蓋不足、漏損、客水擠占管網、錯接混接、溢流等問題普遍存在。針對管網建設和改造,習總書記在2021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專門作出批示,要求“十四五”期間,必須把管道改造和建設作為重要的一項基礎設施工程來抓。在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印發的《“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中提到,“十四五”期間,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網8萬公里。《加強城市內澇治理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實施生態空間治理與修復、管網和泵站建設與改造。這足以說明國家對管網問題的高度重視。
不僅僅是政策層面,真正的管網公司也相繼落地。2021年,長江環保集團牽手重慶水務,組建了東西部兩大管網公司,分別為重慶水務集團排水管網有限公司和重慶三峽排水管網有限公司。這樣,重慶地區的污水管理業務就真正有了抓手。
伴隨大范圍土壤污染超標加上國家立法的推動,“十四五”時期,土壤修復行業也迎來發展機遇期,“百億級”市場規模穩步提升。根據E標通數據統計,2021年前10個月項目總金額近90億元,預計2021年全年將近110億,較上一年略有提升。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